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jiān)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qū)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原來覺得黨紀處分就是一張紙,現在發(fā)現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不僅挨了處分,還丟了‘面子’,給自己的人生履歷中添上了不光彩的一筆。通過深刻反思和黨組織的幫助,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決心真誠改過……”在近日召開的寧國某基層黨組織黨員大會上,一名違紀黨員現身說紀,向全體參會人員講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突破紀律底線的真實全過程,引發(fā)強烈反響。
為加大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懾力度,充分發(fā)揮查辦案件的治本作用,寧國市紀委監(jiān)委積極組織開展違紀黨員干部“現身說紀”警示教育活動,要求凡是發(fā)生違紀案件的黨組織一律要召開全體黨員干部參加的警示教育大會,在宣布處分決定的同時,讓受處分人作檢討發(fā)言,使全體黨員擰緊思想上的弦,自覺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從而真正達到“處理少部分人、教育大部分人”的良好效果。
“當眾宣讀處分決定,當場檢討所犯錯誤,宛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讓我們醒腦入心。”一名參會的黨員說道,“如此公開的警示教育,而且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案例,再也不會覺得違紀違法離自己很遠,可能稍不注意就突破了底線,今后更要加強學習、防微杜漸,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黨紀黨規(guī)、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近年來,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實現警示教育下沉基層、面向廣大黨員干部,寧國市不斷健全完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工作機制,深入廣泛開展廉潔宣傳教育,充分利用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平臺,在沿用編印警示教育讀本、組織收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傳統(tǒng)警示教育方式基礎上,探索創(chuàng)新新途徑新方式,如在本土特色文化發(fā)展中融入廉潔因子,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場景模擬活動等,賦予警示教育新的時代特色,使警示教育更加鮮活生動、具有強烈震撼力。(宣城市紀委監(jiān)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jiān)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qū)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