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14年10月,我考入太和縣紀委后被安排到信訪室工作。當時,我暗暗思忖:信訪工作不就是坐在辦公室里接待群眾,聽一聽問題,收一收材料,安慰幾句、打發人走。
四年多來,我每天都接待形形色色的來訪群眾,每天都會受理許多信訪舉報問題,大量的工作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群眾利益無小事”、“信訪工作不容易”。每個上訪群眾反映的問題,都寄托了一份希望,凝結了對黨、對紀檢監察工作的信賴和期待。信訪人對待群眾要真誠,對每一位來訪人員做到一張笑臉相應、一杯熱茶接待、一把椅子落座,耐心細致傾聽群眾的訴求,記好反映的問題,及時督辦,踐行好“依靠群眾,就地解決,矛盾不上交”的“楓橋經驗”,真正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贏得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不斷厚植黨的執政根基。
2016年, 因打工不慎遭截肢的倪邱鎮葉堂村村民陳守山從打工地回來,發現村黨總支委員陳家興私自支取自己的低保款,找陳家興問明原因時遭到陳家興的訓斥,找村書記反映時村書記推脫不知此事。8月30日,陳守山滿腹委屈、滿臉怒氣來到信訪室上訪。一杯清茶相送、一把椅子請座后,我耐心細致地聽取了陳守山的訴求,得知陳家興在陳守山不知情的情況下,以陳守山名義辦理低保和銀行存折,私自取走陳守山6000元低保款,其中5000元二次分給困難戶,1000元占為己有。
受理線索后,經領導簽批,交倪邱鎮紀委辦理并反饋情況。經查,反映問題基本屬實,倪邱鎮給予陳家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收回了二次分配低保款,全額交給陳守山。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以心換心,就能化“訪”為情。一些信訪群眾限于文字表達能力有限,無法清楚表述違紀事實線索,加之其中夾雜著自己和村干部多年恩怨等業務范圍外問題,有些紀檢監察機關就信辦案,不去深挖違紀違法問題,導致上訪人有苦說不出,有冤不能申,不愿息訪,進而發展成信訪積案。對此,我認為作為一名信訪干部,要把群眾的“信訪”當“信任”,要以寬廣的心胸和熱情的微笑對待每一名上訪群眾訪,在工作中堅持不“大包大攬”,也不“大扔大撂”,以“真心”換位思考,當好“避震器”,做好“減壓閥”,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太和縣紀委監委 張浩)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