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史料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員前,都將他們帶到皇宮的一口水井旁說:“做清官、靠俸祿過日子,就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養活一家老小。如果從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滿了就要加高井臺,一旦臺破水溢,就會殃及你的烏紗帽。”明代初期,許多郡、府的官員到任后,便在府衙院中掘一口井,井邊立著一塊石碑,上刻一個醒目的“警”字,立碑以示警。
“貪如火,不遏必自焚;欲如水,不遏必自溺”。朱元璋的“守井”哲理和他嚴格的治吏律法,催生出了海瑞、于謙、楊繼宗等一大批名垂史冊的廉官。然而,言之者諄諄,聽之者藐藐。也總有嫌自家“井水”不滿,利用職權謀取不義之財的貪官污吏,當他們的“井水”滿溢之時,也是走向自我毀滅之日。如當時的戶部侍郎郭桓,他與地方征繳皇糧的官員相互勾結,采取多收少納、瞞報截留等手段,貪污侵占皇糧累計達4400余萬石。最終,以郭桓為首的各郡、府的數百名貪官統統被處以極刑,可謂咎由自取。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縱觀古今落馬官員的貪腐過程,都會發現,促使他們一步一步走上腐敗道路的誘因,無非就是一個“欲”字-名欲、利欲、情欲,最終沒能守住心里欲望那口“井”,而深陷貪腐泥潭不能自拔。正如一些貪官懺悔錄中所說:“在欲望的慫恿下,模糊了敬畏,忘記了底線,放開了手腳,他們開始慢慢地將手中的權力變成自己斂財的工具。千萬不要想利,到一定限度的利,它就不是利了,它就是獄,不是貪欲的欲,而是監獄的獄-----”。只可惜,醒悟來的太遲了!
“天下之福,莫大于無欲;天下之禍,無大于不知足”。朱元璋的“守井”哲理和那些貪官們的幡然悔悟,足以成為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明斷是非得失的一面“鏡子”。人非圣賢,皆有私欲,這本無可厚非。一旦放縱私欲,肆意妄為,必然欲壑難填,為欲所控。能否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考驗著每一名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因此,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尤其是心存“妄念”的黨員干部更應從中警醒,要時刻筑高“井臺”,常想立身之本,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謹防污水濁流滲透到自己的“井”里,牢牢守護好自己那口欲望的“井”。守住了!它就是一股沁人心脾的甘泉,取之不盡;守不住!它就是一壇自釀的苦酒,飲恨終身!(來安縣大英鎮紀委 呂祥宏)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