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變法改革運動而受貶,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此曾作《八愚詩》。數年后,韋氏到永州任刺史,剛到任,便組織人力在城內一處荒地開掘池沼,壘石造山,植草栽花,建起一座廳堂皆備的園林。柳宗元為該堂作記文,從描述建造園林的過程到建成的園林的整體面貌,最后落腳于一種社會治理的隱喻。文末述:“見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蠲濁而流清,豈不欲廢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遠,豈不欲家撫而戶曉?”
濁與清是水流中兩種相互對立的狀態,溪流中有濁污存在,就不可能清澈,反之,要還原一個原本清澈的溪流,要么清除濁物,要么治理污水。貪與廉是為官中兩種迥然相異的立場,官場中貪腐頻發,就不可能政府清廉,反之,要實現政治清明,就必須如柳公所言的“廢貪而立廉”。
但是,當前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實踐告訴我們,要想建立一個長效的“立廉”機制,健全一個持久的“立廉”環境,僅僅關注于廢貪之舉還遠遠不夠,需要識貪、懲貪、防貪等多措并舉、多管齊下,才能綜合發力、共筑成效。
識貪,是防貪懲貪的基礎和前提。在當前大力反腐敗的高壓形勢之下,貪腐的手段越來越“高明”,貪腐的途徑越來越隱秘,貪腐的面孔越來越善于偽裝。另一方面,潛在的貪腐分子反調查的方法也日益翻新、花樣迭出。伴隨著《監察法》的生效實施,作為紀檢監察人,既要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紛繁之中練就高度敏銳的眼睛和嗅覺,更要在“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指導下,掌握善于抓住證據、鎖定事實的本領,能夠將貪腐行為挖掘出來、暴露出來。
懲貪,是對已經發現的貪腐分子予以打擊和懲治。清除害群之馬,猶如建造園林的“濁清辨質,美惡異位”。盡管從長遠和總體看,懲治貪污分子是一種治標的手段,但其威力和效用絲毫不能忽視。治本是我們的最終追求,但治本必先治標,只有治標才能逐漸走上治本之路。因此,懲貪的力度一刻也不能放松,無論是“大老虎”還是“小蒼蠅”都必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懲治一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鞏固已經形成的反腐敗壓倒性態勢。每一位紀檢監察人都要牢記,反腐永遠在路上,懲貪須臾不松懈。
防貪,是長遠之策、長久之計。“懲防并舉、預防為主”一直是反腐敗的總方針。《監察法》提出要“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其宗旨就是立于防貪。防貪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因此,反腐實踐中,要將懲貪和防貪緊密結合、深度融合,將警示教育、制度建設、漏洞堵塞、機制完善等各種措施協調運用。每一位紀檢監察人,都要拓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學會打擊貪腐,更要學會預防貪腐,寓防于懲、借懲促防。
“居高以望遠,家撫而戶曉”。風清氣正的氛圍成為社會的主流,貪腐之風必然無處藏身、趨于消弭。 (潁上縣紀委監委 吳瓊)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