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省大氣污染督查調度會日前在合肥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前兩輪督查中,16個督查組共現場檢查大氣污染源5308處,發現存在環境問題污染源3655處,發現問題總數4916個。從4月開始的第三輪督查,新增一項督查內容,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已整改完成的全面實行“回頭看”。
前兩輪督查發現的4916個問題中,防揚塵措施不到位1551個,占所查問題總數的31.5%;未辦理環評審批及環保竣工驗收相關手續574個,占11.7%;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問題512個,占10.4%;城市油煙揚塵問題431個,占8.8%。其余問題涉及未配套建設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燃煤小鍋爐未取締、自動監控運營管理等。
合肥、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等13個市問題占比均超過50%;其中蕪湖、阜陽、合肥市問題占比較高,分別為81.8%、80.6%、79.4%。
大氣污染督查效果初顯。3月5日全省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78.1微克/立方米,3月6日開始督查后至3月18日第一輪督查結束時下降到73微克/立方米,較3月5日下降6.5%,較去年同期下降10%;至3月31日下降到71.1微克/立方米,較3月5日下降9.0%,較去年同期下降8.8%。
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具體督查工作中,將進一步突出重點區域、進一步排查“散亂污”企業、進一步加大曝光力度,加強環保設施運行情況督查、加強對交辦問題整改情況督查,對環保督察整改不力的嚴肅追責問責。
為切實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省環保廳設立大氣污染防治督查工作指揮部,成立16個督查組,從3月6日起開展為期1年的大督查。每個督查組包干1個市,督查組成員從各市環保局抽調,實施異地駐點互查。覆蓋16市、出動近200人,此次督查被業界稱為安徽環保史上最大規模督查,劍指影響PM2.5的行業、“散亂污”企業等。(記者 夏勝為)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