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自正月初四上午,伴隨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和諧陽光城會所”內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一戶居民正在會所里舉辦了婚慶典禮。今天的這場婚禮多了一位不一樣的“客人”——和縣歷陽鎮雙嚴社區紅白理事會會長嚴錄武。走近一看,嚴錄武正在一板一眼地在登記簿上清楚的記錄著這場喜事的日期、桌數、所需的桌椅數量、以及簽訂的食品安全承諾書。嚴錄武笑著說:“從正月初一開始到正月初四,已登記32場紅白喜事。春節前,理事會給每一戶都打了電話,向他們宣傳移風易俗事宜,鼓勵居民一切從簡。小區居民謝德蘭就由原先的16桌宴席,改成了13桌。過年辦喜事放爆竹是多少年來的慣例,一些購買A、B級煙花爆竹的家屬,經勸導后也自覺地退換成了小鞭炮,如今小區內連放鞭炮的都少了。”
小區居民謝德蘭說:“自從鎮里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會所內承辦的紅白喜事由以往的二、三十桌減少至十幾桌,每桌的標準為三、四百元,比酒店里一千多一桌要實惠的多哩!煙酒也由高檔的換成了性價比高的,禮錢基本也都在兩、三百左右。并且規定辦席期間禁止一切賭博行為,倡導文明辦席。每場宴席家屬只需支付辦席所用的水電費即可。真要感謝政府的好政策!往年回鄉過年,我們夫妻倆不帶上兩三萬元份子錢,這個年是很難過的,2018年可不一樣,份子錢都花不掉,即使有人家辦喜事,也都節儉操辦,給政府點贊!”
這樣的會所在歷陽鎮轄區內還有好幾處,如龍潭社區的高巷會所、共義社區的天都新城會所等。小區的環衛工人面露笑容的說道:“今年我的工作量至少減輕了一大半,小區里放煙花爆竹的人少了,制造出來了垃圾也少了,我們是沾了移風易俗的光啊!”
這一切的改變來自于歷陽鎮黨委政府在全鎮范圍內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為了搶抓春節重要時間節點,歷陽鎮25個村社區積極宣傳移風易俗,“從我做起 從現在做起”。各級黨員干部嚴格遵守和執行有關政策規定,自覺抵制婚喪喜慶陋習。全鎮449個網格點的網格員上門入戶,動員勸說父母子女、親朋好友自覺遵守所在區域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自覺做移風易俗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如今,走進歷陽鎮的大街小巷,移風易俗宣傳畫,宣傳畫隨處可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燃放鞭炮作為一種延續上千年的民俗,是人們營造節日氣氛、表達美好心愿的一種文化儀式。如今移風易俗正在一點一滴的影響著群眾的生活。2018年春節期間,歷陽鎮發動廣大社區干部及網格員在無物管小區、背街小巷張貼《煙花爆竹禁放倡議書》1000份,并向全鎮人民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
漫步在歷陽鎮的各個背街小巷,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為和縣的春節增添了年味,更表達著居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新時代,新風尚,春節拜年,親戚間通過一束鮮花、一條短信、一杯清茶、一句問候等文明方式,表達賀意,增進感情。(馬鞍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