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17年,蚌埠市禹會區層層壓實扛牢“兩個責任”,全區各級黨組織開展集中談心談話2批次、近2千人次,給予提醒談話1人、警示約談9人、誡勉談話12人。2017年,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全年第一種形態處理40人次,占44.4%;第二種形態處理29人次,占32.2%;第三種形態處理15人次,占16.7%;第四種形態處理6人次,占6.7%。2017年,改革探索,成效明顯。全區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有力有序推進,12月19日禹會區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新組建區委巡察辦和兩個巡察組,并重新設立4個派駐機構,實現了區級單位派駐全覆蓋。
夯實“兩個責任” 管黨治黨全面從嚴
2017年區委以上率下,抓緊抓牢主體責任,區委書記帶頭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與部分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談話,組織開展全區“講重作”警示教育,切實擔起主體責任。紀委準確把握黨章賦予的職責任務,制定《2017年黨風廉政暨懲防體系建設主要工作任務分解》,對57個單位黨風廉政建設情況開展考核,并組織區四大班子成員25人簽訂個人《2017年度黨風廉政建設承諾書》。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及時回復黨風廉政意見823人次,對2人提出暫緩意見,2人提出不宜意見。加強會風會紀監督和干部考察風氣監督,不斷強化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
持續正風肅紀 黨風政風不斷好轉
“公款大吃大喝的少了”“濫發津貼福利的少了”“家里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借機斂財的少了”……這是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廣大群眾對干部作風變化的真切感受。為使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一步落實,禹會區以釘釘子精神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對公款吃喝、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公款旅游等方面問題開展督查,除陋習、樹新風取得顯著成效。在春節、中秋、元旦等重要節點開展專項糾風行動8次,重點查處公款買送節禮、公車私用、公款吃喝等問題。向相關單位發出核查函16件、監察建議8件。堅持言出紀隨、動輒則咎,全區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11人,通報本區查處的典型案例8批、31起、36人,轉發上級典型案例通報12期。
強化執紀審查 保持懲腐高壓態勢
“破法”無不始于“破紀”。一年來,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挺紀在前,準確運用“四種形態”,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共接收信訪舉報81件,處置問題線索91條,初核了結46件,立案46件,結案57件,處分57人,移送司法機關6人。重點查處了苗明龍、曹家明等拆遷領域腐敗案件,退出還原房9套約765平方米、補償金70余萬元,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孝儀村程某、三尖塘村浦某某、冷水村趙某某等扶貧領域腐敗案件;區機關王某某、張公山派出所凌某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同時聚焦扶貧領域,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實施方案》和《督查方案》,共排查出問題線索9條,立案5件,結案5件,給予黨紀處分5人,誡勉談話1人。聚焦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問題,研究制定工作實施方案,與區公安分局等有關單位積極對接,打掉涉惡非法采礦村霸團伙2個。
深化改革創新 激發監督執紀活力
深入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區委牢牢扛起主體責任,區委書記親自掛帥擔任“施工隊長”,從機構設置、人員轉隸、干部配備、辦公場所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按照時間表、路線圖精準“施工”。目前區監察委員會已組建成立,監察體制改革試點蹄急步穩、有序推進。巡察組織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完善,研究制定《中共蚌埠市禹會區委巡察工作規劃(2016-2020年)》、《三屆蚌埠市禹會區委巡察工作全覆蓋方案》和《中共蚌埠市禹會區委2017年巡察工作要點》,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推動巡察監督規范化、常態化、全覆蓋。不斷加強派駐機構建設,制定《關于推進區紀委紀檢機構向區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全覆蓋的工作方案》,區紀委重新設立4個派駐機構,其中綜合派駐機構2個,單獨派駐機構2個,監督區直45家單位,實現了區級單位派駐全覆蓋。(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