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新春伊始,就從網上看到最高檢歡送轉隸同志的新聞,這意味著全國檢察系統自下而上的轉隸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不由得心生感慨——真快啊!作為成千上萬轉隸同志中的一員,掐指算來,我到市紀委監委工作也已2月有余。
去年12月27日,我在辦案途中接到電話通知,要求我們轉隸人員當日下午到市紀委監委報到。這個日子,對我來說,顯得尤為特別。想起2010年12月27日,恰好是我到績溪縣檢察院報道的日子,那場景還歷歷在目,在檢察系統這一待,就是整整7年。
都說“一朝檢察人,一生檢察情”。離開檢察院,離開反貪局,心中難免有太多的眷念與不舍。但在復雜情緒的背后,我深知這次改革是反腐敗力量的一次整合,我們換的是崗位,不變的是責任,我們從事的仍然是反腐敗事業,意義重大、使命光榮。
至今還清楚地記得2018年1月7日宣城市監察委員會掛牌那天,天空飄著蒙蒙細雨,而我的心情卻是晴空萬里,早早起床出發到單位,生怕有些許的耽擱。當紅綢布被揭開的那一剎那,心中滿滿的都是豪情與期待,能夠見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這一盛舉,并參與其中,對我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種榮耀。當人群散去,我又折回到牌匾處拍照留念,心中默默地告訴自己“以后這里便是你的戰場”!
因為之前有從事過公訴工作的經歷,我被定崗在案件審理室,陌生卻又熟悉。剛踏上新崗位,就有幸恰逢開展一年一度的全市案件質量評查工作,投身其中,忙碌卻又充實。通過交流,熟悉了同事;通過翻閱案卷,了解工作思路與流程;在全新的工作中,感受檢察思維與紀檢思維的碰撞,著實受益匪淺。
兩個月的時間并不長,但兩委領導和同事們卻給予了我們全方位的關懷和溫馨熱情的幫助。從開年第一項工作就安排為我們轉隸人員培訓,到如數家珍般地介紹兩委內設機構的職責職能情況;從手把手教導如何選購書籍,到原原本本解讀、學習相關黨章黨規,這些都使我在情感上感受到“一家人”的溫暖。
面對新環境、新崗位、新要求,我也不只一次地思考:作為一名轉隸人員,在監察體制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才能跟上新時代反腐腳步,續寫反腐華章?
沉思過后,我深知唯有勤奮學習、埋頭苦干,才能不負韶華光陰、職責擔當。
首先,要轉變思維模式。紀委監委是政治機關,紀檢監察員充當的是政治生態“護林員”的角色,我們轉隸人員要一改往日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犯罪思維認識,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其次,要拓展業務知識。紀委監委合署辦公,不僅僅打擊職務違法犯罪,還要查處違紀和違規,涉及范圍更寬、要求也更高。“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后”,能對刑法刑訴法熟練掌握,對貪污賄賂犯罪偵查技能運用嫻熟的我,必須“惡補”紀檢監察業務知識,以適應新環境,新要求。再次,要堅守職業操守。看著市紀委監委辦公樓長廊墻壁上的“打鐵必須自身硬”標牌,我不斷地告誡自己要時刻銘記、始終恪守,不斷增強政治定力和道德定力,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做到守住底線、不越紅線,“爭做守紀模范,爭當執紀尖兵”。
這次離開,是為了更好地開始。
2018年,我們走了,更是來了。
紀檢監察人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宣城市紀委、市監委 孟芬芳)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