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由中央電視臺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經播出便收獲了如潮好評,節目從國寶的創作、發掘、守護、傳承等方面通過鮮活的方式展現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同時也將一件件文物背后隱藏的“工匠精神”通過銀幕展現在觀眾眼前。
“工匠精神”代表著一種精雕細琢、專注堅持、永不言棄的工作理念,集中表現在“實、細、嚴、深”四個字,毫無疑問,這種精神對于紀檢人而言,在全面從嚴治黨的當下更具有現實意義。
紀檢人要有清氣。“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一顆匠心包含的是貫穿始終的敬畏之情。白袍點墨,終不可湔,紀檢人的敬畏,便是明了一切權利皆有邊界,牢記忠誠、干凈才是職責底線。不僅自身要堅守“底線”、不觸“紅線”、不踩“雷區”,而且還要當好“黨紀國法”的捍衛者,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重托。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紀檢人每時每刻都在與違紀違法問題作斗爭,鑄造“工匠精神”,就是要求紀檢人堅持抓早抓小抓預防,勤“澆樹”、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堅定反腐敗“零容忍、無死角、無禁區”的決心。
紀檢人要有底氣。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執紀審查就像工匠下料,關鍵是要底子摸得清、縫隙找得準、楔子釘得實。要具備明察秋毫的真本領,就要聚焦主業主責精業務、實作風、明責任,對黨員干部違紀違規行為精準判斷衡量,就要精通《紀律處分條例》這一利器,爛熟于心、出口成“紀”,唯有保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以嚴謹、規范、嚴格的高標準,用好《黨章》、新《準則》《條例》等黨內法規,做到動輒則咎、違紀必究,方能彰顯紀律的剛性約束。不斷規范問題線索處置管理、紀律審查流程、執紀審理工作,將審查紀律擺在政治紀律的高度審視和遵循,才能有底氣、出重拳。
紀檢人要有勇氣。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一個個匠人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從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再到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我們黨的建設目標沒有改變,就是通過不斷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緊不敢腐的籠子,增強不敢腐的自覺,紀檢監察干部必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時不我待、只爭朝夕,與任何弱化黨的領導、損害黨的肌體的行為賽跑,以無需揚鞭自奮蹄的行動自覺,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各項任務緊盯不放,一錘接一錘的敲,才刻畫出一副鏗鏘瑰秀的“千里江山圖”。
志士惜日短,奮斗路正長。正如《國家寶藏》節目的開場詞:“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決定紀檢人精神風貌的從來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使命的力量。唯有精益求精大力發揚工匠精神,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才可在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之際振臂高呼,千秋偉業,百年恰似風華正茂。(來安縣獨山鄉 劉璐)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