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苯衲甏汗?,在央視的《經典詠流傳》節目中,清代詩人袁枚的《苔》被鄉村教師梁俊和來自貴州山里的孩子們動情演繹。這首被網友們稱為“孤獨了300年的小詩”和這群鄉村師生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有網友甚至表示“要帶著它去支教”。詩詞之美又一次走進千家萬戶,中華經典再一次打動人心。
經典,是在當世仍有典范意義的文化遺產?!短Α愤@首詩在這個春節被人們廣泛轉發,打濕人們的眼眶,是因為人們借助經典共同表達了對每一個平凡而珍貴的生命的禮贊。中華民族擁有的經典是一個多么富有的寶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探索之經典,“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壯美之經典,“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是豪邁之經典……經典的價值毋庸置疑,它們如璀璨之星,以其獨特性、探索性和超越性,閃爍著永恒的光芒,給人以無盡營養。
經典需要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很多經典作品產生于特定的年代和背景,而這也正是很多人質疑經典是否仍然“有用”的原因。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梁俊老師說,讀古詩,是為了更好地做一個現代人。一語道出了對于經典應有的態度。對于經典,我們須懷著自信與敬畏,提煉經典的時代內涵和當代價值,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致力于在當代傳承吟誦經典,將推動弘揚中華文化的包容開放氣度,推進人類各種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學互鑒,使人類文明中的優秀文化基因與當代中國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
酒香也怕巷子深,經典還需要發掘和創新傳播。假期家人團聚,在忙碌的日常中有難得的空閑,正是重溫經典、構建中國人精神家園的寶貴時刻。《經典詠流傳》等文化類節目在春節假期推出,并探索音樂與詩歌的結合,體現了濃濃的觀眾意識和創新能力。而這并不是個例。近年來,推動經典更好傳播、更好走向群眾的努力已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從《中國詩詞大會》到《經典詠流傳》,從《見字如面》到《朗讀者》,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到《國家寶藏》,一個個文化類節目脫穎而出,收獲了觀眾的好口碑,被譽為電視節目中的清流。曾經略顯枯燥、讓人望而生畏的經典,因此變得高而不冷,越來越深入人心。微博上一位大學生觀眾說:“至少,在這個浮躁的世界,有人肯讀,有人肯聽,有人和我們一起回憶,那真的是再幸運不過的體驗了。這樣的節目,真的希望以后越來越多!”西安的王女士在《中國詩詞大會》播出期間放棄了每晚必跳的廣場舞,“雖然很多詩詞我不會,但我喜歡聽嘉賓的點評,很喜歡詩詞背后的故事?!比罕姷男穆暿且幻骁R子,傳承和弘揚經典,要貼近人民的心聲,結合當下日新月異的文化形式和傳播手段,不斷創新方式,實實在在深入挖掘經典價值,使其走出“深閨”,充分發揮浸潤人心的作用。
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口號,它體現在將經典內化于心之后的涵養和從容氣度。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經典,丟掉了文化根脈,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知曉經典,并不斷重溫經典、弘揚經典,方可培育出自信之人、自信之國、自信之民族。
這個春節,品茗經典。(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郭興)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