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日前,淮北礦業工程處黨委組織32名新提職人員,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簽訂《廉潔從業承諾書》等系列廉政教育活動,上好“廉政第一課”。本報通訊員張峰攝
“宿州市埇橋區蘆嶺派出所副所長鄧亞東在某酒店舉辦其子滿月酒,違規收受蘆嶺派出所輔警和其他管理服務對象禮金共計8100元,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退還違規收受禮金。 ”1月14日,省紀委對鄧亞東這一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了通報。
2017年,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367起,處理3348人;給予處分2373人,包括廳級干部16人,處級干部154人。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作風建設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內容,堅持糾治“四風”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不斷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工作推向深入。
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就查擺和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根據省委要求,省紀委及時下發了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進一步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的通知。并要求各地各部門在召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時,認真查找“四風”突出問題特別是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要表現、突出問題和成因,拿出見人見事的過硬措施,扎扎實實地抓、認認真真地改。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省紀委負責同志表示,省紀委聚焦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糾正“四風”工作中的老問題和新動向,找準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靶向發力部署專項治理。 2017年集中排查整治違規購買消費高檔白酒和“酒桌辦公”,共發現問題線索40件。
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省市縣三級縱向聯動形成合力,針對年節假日“四風”問題易發多發的特點,各地各部門通過制發通知、發送短信等方式,對黨員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及時提醒“打招呼”“敲警鐘”,讓廣大黨員干部把好“廉關”、過好“廉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創新方式,瞄準“四風”新動向新表現,盯準違規公款吃喝、違規公款消費、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配備使用公車等問題,加強監督檢查。
“作風建設不是‘一陣風’,必須立規明矩,扎緊織密制度的籠子。 ”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修訂完善了省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細則,督促推動有關部門認真抓好制度的修訂完善和承接配套,補短板堵漏洞,建章立制。去年以來,針對巡視、巡察、審計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制定出臺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重點領域廉政建設、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加強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資金存放管理等方面的制度28項。各地不斷出臺完善公務接待、車輛管理、精文減會等規定,構建科學規范、系統完備、長效管用的作風建設制度體系,以更高更嚴的標桿落實中央和省委精神。
強化監督是推動作風建設的重要手段。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暢通監督渠道,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作用,對收到的“四風”問題線索特事特辦、快批快辦。發揮巡視巡察利劍作用,將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作為巡視監督的重要內容,完善巡視發現問題線索移交、反饋機制。嚴格執紀問責,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言出紀隨,嚴肅查處各種隱身變異的“四風”問題和頂風違紀行為,持續釋放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的強烈信號。 加強思想教育是作風建設的重要環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向黨中央對標看齊,把作風建設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專題警示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不斷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作風建設向縱深推進。注重把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作為改進作風的重要抓手,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引導黨員干部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用家風體現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在農村基層,發揮鄉規民約作用,移風易俗,營造向善向上的氛圍,推動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記者手記·
咬定作風建設不放松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
省委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出重拳正作風,從管住公款吃喝的嘴到邁開服務群眾的腿,從規范權力運行的制度籠子到健全紀律的約束體系,使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基礎更牢固、體系更完善。實踐表明,通過正風肅紀,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攻克了一些過去司空見慣的頑癥痼疾,黨員干部的作風發生顯著變化,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 作風建設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針對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的特點,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帶頭轉變作風,堅持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咬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放,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下更大功夫,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增強群眾感情,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使優良的作風成為我省黨員干部的習慣和風氣,成為黨的建設的亮麗名片。(李浩)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