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習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海晏河清”語出唐代詩人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詩句:“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唐代另一位詩人鄭錫《日中有王子賦》中也有“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的句子。晏,即平靜。海晏河清就是說大海由怒而靜,黃河由濁而清,古人以之比喻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是幾千年來中國人追求的理想社會的象征。在詩人的筆下,它是“太平相業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柳永)的追思,是“水清沙自潔,官賢弊自絕”的期許,是“霜熟稻粱肥,幾村農唱;燈紅樓閣迥,一片書聲”(鄭板橋)的憧憬。然而,這樣的期盼卻求之不易,守之維艱,受落后的生產力水平和腐朽的政治制度所限,懷抱美好愿景的人們,只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苦苦行吟、苦苦求索。
歷史往往在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之后,才給人以深刻的啟迪。當年,黃炎培到延安考察,在同毛澤東促膝交談時說:我生60余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跳出這周期率。對于共產黨能否跳出這周期率的發問,毛澤東的回答是: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共產黨人說到做到,不放空炮。也正是在這一次延安考察中,給黃炎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共產黨人的作風。對中共重要人物,黃炎培作如此描述:毛澤東先生,在我看來是一位思想豐富而精銳又勇于執行者。朱德先生厚重溫文,一望而知為長者。鼎鼎大名的各位高級將領……都是從沉靜篤實中帶著些文雅,一點沒有粗獷傲慢樣子。和他們天天見面談笑,真是古人所說“如坐春風中”。美國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諾則從毛澤東打滿補丁的衣服、朱老總用馬尾做的牙刷、彭德懷用降落傘布做的背心、林伯渠用繩子纏著一條腿的眼鏡中,看到了一種獨特的力量,他把這種力量稱作“東方魔力”,并斷言這是中華民族的“興國之光”。正是因為我們黨的領導人的率先垂范,才有了當年延安的“十沒有”,創造了一個風清弊絕的社會奇跡,才有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巨大成功。
“廉者,政之本也。”廉潔歷來被視作為政的基石。我們黨歷來把清正廉潔作為對每一個黨員、每一級黨組織的嚴格要求,堅決地、毫不手軟地同一切腐敗現象和腐敗分子作斗爭。早在1926年8月,黨中央就向全黨發出《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知》;1950年11月成立中央及地方各級紀委,1952年4月制定通過新中國第一部《懲治貪污條例》,下決心懲處了一批貪腐分子。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把反腐敗斗爭放到事關事業興衰、生死存亡的高度來抓,既有經驗,也有教訓。可以說,我們黨建設發展的過程,始終伴隨著懲腐肅貪,越是在歷史發展關鍵時期,懲治腐敗力度越大。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把全面從嚴治黨上升到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嚴肅查處了一批腐敗分子,清除了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可謂雷霆萬鈞、戰績卓著。同時,業已形成的務實清廉的黨風政風,帶動社會大氣候迎來正氣上揚、濁氣下降的難得契機。
有人曾向毛澤東請教,為什么能夠打敗蔣介石?他的回答言簡意賅:“共產黨贏得了民心。”回顧近百年來走過的光輝歷程,可以說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始終贏得民心,靠的就是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懲治腐敗、純潔風氣,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可以說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戰斗正未有窮期,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強調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圍繞黨的建設新目標、新任務,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必須繼續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決心和意志;必須繼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推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鞏固發展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必須繼續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影響社風民風,打造清明廉潔的社會生態。
“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在我們的社會中,人人都是社會生態的一分子。社會生態好,人人受益;社會生態壞,人人遭禍。從黨員領導干部到普通黨員,從黨員到普通群眾,誰都不應是旁觀者。清代曾國藩有言:“大丈夫當以澄清天下為己任。”唯有把自己擺進去,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涵養人格和正氣,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方能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美好家園。到那時,人人置身于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社會環境之中,該有怎樣美妙的感受!(向賢彪)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