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去年的土地復墾資金沒拿到,能不能幫我查一下?”日前,寧國市和盛昌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釗,找到正在該市霞西鎮走訪的市國土局紀檢組工作人員反映問題。工作人員通過“微腐敗”風險防控系統排查發現,該宗地位于霞西鎮石柱村,屬于2016年度補充耕地項目,工程款項已和2015年高標準基本農田補助資金一起打包撥付給霞西鎮政府,請當事人盡快與當地政府聯系轉賬事宜。工作人員解釋后,李釗弄清了緣由,很快拿到了工程款。
“民意民聲是執紀監督的指揮棒,是治理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切入點。”寧國市國土局紀檢組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微腐敗”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寧國市聚焦土地“批、征、供、用、轉、補、查、登”以及礦產資源管理等各個重點領域和環節,向全市19個鄉鎮(街道)群眾發放匿名征求意見表,并“入戶聽訴”240余個服務對象,收集了一批群眾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確定12項專項治理重點,比如土地補償費發放是否到位、“招拍掛”中是否接受當事人吃請、執法監察是否壓案不報、土地出讓收入和礦產補償費是否挪用緩交、服務群眾是否存在不作為和慢作為等違規違紀問題。截至目前,已摸排“微腐敗”風險點33個,收集涉案線索3條,問責1人,取得良好成效。
據了解,在土地領域“微腐敗”防控體系建設中,寧國市密切關注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在國土系統事業單位、基層站所推行“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群眾評議”民主考評機制,壓緊責任鏈條最后一環,打通群眾監督“神經末梢”。同時不斷“清權、減權、制權”,公示行政權力責任清單和運行流程圖,行政權力事項從63項縮減為49項;出臺了“招標采購、資產管理、出差用車、公務接待、請銷假”等13項內控制度,通過強化自我約束機制,簡化辦事程序,提升工作效率,大大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宣城市紀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