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小滿已過,端午將至。黃昏時,淅瀝聲漸起,雨云不走,麥穗低垂,金色的麥田氤氳了濕的暖意。老窗吱吱呀呀的開,書案一側放著的《道德經》皺了卷腳,平整的內頁顯出讀書人平日的愛惜。書是爺爺的心頭物,和粽子一齊從家鄉寄來。爺爺年歲大,出不了遠門,可是端午了,他還惦念著遠在異地的孫兒,能怎么辦呢?只好把他的牽掛寄放在一卷一糯里。
熱了粽子,坐下細嚼,包裹里書信是沒有的,也就罷手不再翻找。捧起書,隨手翻開一頁,竟也不能釋卷了。“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栻,為天下栻,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這是書中被爺爺用毛筆細細描線的一段,未有注腳,暗自揣度,“知守”二字也許便是爺爺對孫兒最重要的寄語吧,想說的話無法窮盡,便選擇不說,所有的囑托記掛都在字里行間了。
爺爺年輕時是在供銷社工作的,為人和氣,鄉里四鄰也都知道這是個和善謙遜的人。聽奶奶說,他們的那個年代,物資匱乏,趕上饑荒是會餓死人的。有一年,鬧了災,大家都沒飯吃,餓著肚子躺在自家門口看天。誰都不會想到,那個平日里脾性溫和的年輕人,竟在自己單位對領導發了火,私發了公糧。人活了,爺爺也收拾被褥回了家,守著自家的幾畝薄田過起日子。問起時,爺爺只是笑,說:“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做,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就好。”念及于此,我隱約知道爺爺送我這冊書的意味深長。
離家的一年,他鄉山河清麗,好山好水也好寂寞。不曾想,戰斗在紀檢崗位,竟也填補了內心缺失,這大約是意外的驚喜了。于是我知道,我們真正想要的幸福,沒有那么復雜,遵從己心,做該做的事便能收獲滿足,就像爺爺放糧歸家后溫和的笑容。
恰是小得滿盈的時節,雖不似歲末收獲了整年那般喜悅,但完滿只在己心。大成若缺,知規矩,守初心,我相信,每一位紀檢崗位的同事都會收獲內心真正的滿足,這大約也是爺爺要告訴我的話。關于知守,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不說,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懷遠縣紀委紀檢監察三室周浩)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