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樅陽縣社保局原局長方友生伙同他人,偽造證明材料、虛構事實,騙取國家扶貧貸款貼息資金20余萬元;明光市明光街道韓山社區原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劉軍利用職務便利,違規為親屬辦理低保手續,騙取資金7.9萬余元……這是安徽省紀委近期通報的在當地群眾中影響惡劣的扶貧領域腐敗典型案例。
2016年以來,安徽省不斷加大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力度,共查處扶貧領域違紀問題909起,給予紀律處分980人,用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人民群眾拍手稱快。
層層擔責,將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的責任扛在肩頭
“要堅決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加大力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向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2016年11月,中央紀委公開曝光9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其中就有安徽發生的一起。之后,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對全省干部作出要求。
2016年11月,省紀委再次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大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查處力度的通知》,要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把紀律挺在前面,用精準監督護航精準扶貧。12月,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劉惠在調研時強調,要加強對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確保黨和政府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實處。
壓力層層傳導,責任逐級落實。16個省轄市對近兩年來紀檢機關受理的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信訪舉報情況進行全面梳理起底和“回頭看”,特別是緊緊抓住群眾普遍關心和反映強烈的有關扶貧、惠農等領域問題線索,進行重點督查督辦。市、縣(區)黨委書記、紀委書記普遍采取層層簽訂責任書、當面交辦、集中約談、督導調研等方式逐級傳導壓力,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如阜陽市從2016年11月開始,用半年時間在全市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五河縣先后3次對查處的扶貧領域違紀問題重點村所在鄉鎮一把手和紀委負責人進行約談提醒,責令做好轄區內扶貧監督工作……
精準出擊,對膽敢向扶貧領域伸手的露頭就打
2016年5月,群眾舉報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雙盈村村干部克扣群眾發包費等問題,被省紀委確定為重點督辦件以后,宣州區紀委及時成立專案組,按照省紀委關于重點督辦要求,明確分管領導、責任領導和時間節點,不僅查出舉報問題屬實,還一舉深挖出該村干部集體私設小金庫、擅自發包工程項目、收受他人賄賂等違紀違法問題。2016年9月,該村黨總支書記阮小寶、村委會主任李國才、副主任梅仕明被給予開除黨籍處分,追繳違紀款77815元,涉嫌違法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這是2016年以來,安徽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重點督辦為抓手,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扶貧、惠農等問題線索,實行省、市、縣、鄉四級聯動,實施分批次、滾動式重點督辦的成果之一。
2016年5月,安徽省紀委成立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督辦工作組,從16個省轄市中各確定1個縣(市、區)為省級重點督辦縣,每個重點縣確定10件重點問題線索進行督辦。對重點督辦件辦理情況,省紀委監察廳領導帶案下訪、包案下訪,省紀委機關相關室集中審核督辦縣(市、區)情況報告,有重點地深入現場檢查復核,發現“調查處理情況不清、責任追究不到位”的情形,一律責令“回爐”。
2016年以來,共分2批次對32個重點縣督辦320件,涉及扶貧領域違紀問題49個。目前,該省正在布局開展第三批督辦工作。各市、縣、鄉紀委也以抓好重點督辦為契機,定期開展線索排查,進行臺賬式動態管理,邊梳理、邊督辦、邊銷賬,再梳理、再督辦、再銷賬,全面推動扶貧領域問題查處向鄉鎮、社區延伸。
除了重點督辦,該省還通過市縣巡察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實施“精準打擊”。
據了解,安徽省16個省轄市均建立了符合自身實際的巡察工作制度體系,并積極探索創新扶貧領域有效的巡察方式方法。如滁州市在紀委網站和手機“一鍵通”平臺,開辟“扶貧領域‘四風’和腐敗問題監督舉報曝光專區”,全面排查梳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懷遠縣于2017年成立5個巡察組,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察,截至目前,巡察發現問題線索110個。
對于查處的問題,安徽省還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公開曝光機制,以此增強震懾。2016年,該省紀委共對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點名道姓集中公開曝光12批次、65起典型案例。
著眼長久,形成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的制度化體系
“只要是本村的村民,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在網上查到本村村民低保辦理進展情況。”近日,在當涂縣護河鎮青山村“村民大管家”服務中心,青山村黨總支書記臧聯章向記者展示了馬鞍山市如何網上曬“公開”,讓村務更“陽光”。
斬斷伸向扶貧資金的黑手,不僅要靠雷霆萬鈞的各類專項行動,更需要著眼長久,形成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的制度化體系。
安徽省各級黨委、紀委因地制宜作了許多有益嘗試。
阜陽市在保留鄉(鎮、街道)紀(工)委、監察室設置的基礎上,成立了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室。每個工作室負責2至6個鄉鎮,配備4至6名工作人員,辦公地點設在其中一個鄉(鎮、街道),作為縣(區)紀委的派駐機構,消除了以前那種“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的弊端。
當涂縣建立村“兩委”成員問題線索通報共享機制,檢察院、法院、公安局等17個成員單位均有責任報告發現的農村黨員干部特別是村“兩委”成員違紀問題線索。2016年,當涂縣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案件中,有42%的問題線索是通過共享機制發現的。
蕪湖縣以一事一清單的方式制定“小微權力”清單,讓群眾了解各項事務具體流程,基層干部權力邊界更加清晰。
……
(本報記者 李雪原 通訊員 賴兵強)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