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沈村鎮沈村社區大山灣村民組組長熊某某不正確履職、占用村集體資產問題。”近日,宣城市宣州區紀委監委公開通報一起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典型問題,以具體人具體事強化警示震懾,督促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針對這起案件暴露出的部分村民組集體資金管理不規范問題,區紀委監委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區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舉一反三、深入排查,指導鄉鎮(街道)運用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規范組級資金1407.8萬元。
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今年以來,區紀委監委以案件查辦為引領,緊盯侵占挪用、截留私分、變相占用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易發多發問題,深化“開門整治”,強化監督執紀,抓實警示教育,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規范有序,以有力監督守好農村集體“錢袋子”。截至今年5月底,該區共查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問題12起15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人,結合具體案例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4次,覆蓋農村基層干部2000余人。
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重點是管住“人、權、錢”三個關鍵要素。該區建立村級集體賬、物臺賬,聚焦村級“小微”工程,搭建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監督管理平臺,設置租金異常、合同超限等8類預警指標,構建“紅燈預警—逐級審核—整改銷號”的監督治理運行閉環。同時與審計、財政、巡察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定期會商、聯合監督、問題線索移交“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線上預警+線下排查”一體織密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網。
自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以來,該區共發現各類農經領域突出問題38個,針對發現的村(社區)集體“三資”管理領域問題召開調度會議4次,推動解決突出問題27個,追回到期未支付合同款91.76萬元。此外,該區還舉一反三、健全制度,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工作提示等方式,督促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長效機制6項。(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