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動動手指就能看到安置進度,補償明細一目了然,有疑問還能在線提交,這‘掌中寶’真是把事情辦到了我們心坎上!”近日,在望江縣楊灣鎮雞冠村村民議事亭里,劉大姐感慨道。她口中的“掌中寶”,正是該鎮宣傳推廣的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
華陽河蓄滯洪區建設工程(望江段)涉及楊灣鎮607戶居民的移民安置,該鎮紀委充分利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及時將拆遷補償標準、房源分配方案等信息公開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并在3個涉及移民安置的行政村設立“陽光公示欄”,對安置方案、補償標準等12類事項實行動態更新,確保群眾“看得懂、算得清、查得明”。此外,鎮紀委創新“三查三看”工作法,通過“民情懇談會”“安置夜話”等形式,累計收集并有效解決群眾訴求92件。
安置房質量是群眾關心的大事,“每層驗收我們都要留存影像資料,這可是子孫后代要住的房子,馬虎不得!”在安置小區建設現場,“安居監督團”成員老張正在用手機拍攝鋼筋間距。鎮紀委專項監督組創新“專業監督+群眾監督”雙軌機制,引入第三方監理機構開展“飛行檢查”100余次,建立質量問題“黃牌預警”制度,對2家施工單位下達整改通知書。同時,組建由29名村民代表構成的“安居監督團”,賦予“圖紙會審”“材料抽檢”“工序驗收”等9項監督權限,讓群眾從“旁觀者”變身“當家人”。
征地拆遷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一項改善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去年以來,望江縣啟動華陽河蓄滯洪區、城市更新二期等多個重點項目,該縣紀委監委以安置房分配領域突出問題治理為小切口,緊盯安置房建設過程中拆遷補償發放、建造質效保障等關鍵環節強化監督,以監督力度保障民生溫度,全力確保被征遷群眾實現“安居夢”。
“移民安置既是重大政治任務,更是檢驗初心的民生大考。”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聚焦安置房交付、配套設施建設等后續環節,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守護群眾“穩穩的幸福”,為鄉村振興注入“廉動力”。(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