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委在工作中發現有部分鄉鎮存在公益崗位人員冒名頂崗現象,請你局舉一反三,立即對各鄉鎮公益性崗位設置、選聘程序、日常監管、補貼發放等重點環節開展排查整治,并將整改結果一個月內函復我委……”今年3月,泗縣紀委監委向縣人社局發出“監察建議書”,要求切實做好公益性崗位各項政策落實工作,持續糾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
近年來,泗縣紀委監委積極履行監督第一職責,精準用好紀檢監察建議這一有力武器,針對日常監督、信訪舉報、審查調查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深挖根源、找準癥結、形成整改建議,通過下發“監察建議書”的形式使監督“長牙帶電”,強力推動被監督單位整改問題,達到精準施策、靶向治療的效果。
提出紀檢監察建議只是第一步,推進整改落實才是關鍵。為了防范監察建議書“一發了之”,縣紀委監委不斷完善紀檢監察建議問題整改配套機制,通過建立問題整改臺賬,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督促被監督單位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責任,細化整改措施,及時督促相關單位整改銷號。
縣紀委監委還通過電話回訪、走訪調查、監督復查、整改“回頭看”等方式,及時發現、制止、糾正整改落實過程中出現敷衍應付、走過場、打折扣等問題,確保整改措施落實落地。對無故拖延或拒不執行的有關單位及個人從嚴問責追責,實現“發出一份建議、完善一套制度、解決一類問題”的目的。
“我們要深入剖析案發根源,從紀檢監察建議的精準度、針對性和實效性等方面著手,把問題找得準、建議提的實,確保發現問題有深度、指出問題有力度、整改落實有強度,切實發揮建議書‘祛病除根’的‘良方妙策’作用。”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