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父親今年七十一歲了,我上個月回家他說今年3月以來退役軍人補助沒收到。我正好關注過‘監督一點通’,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掃碼反映,沒想到當天縣紀委的同志就打我電話了解具體情況,很快幫助我解決了問題。真的是不用見面,‘碼’上解決,我非常滿意!”家住泗縣劉圩鎮劉圩村的一位村民滿意地說。
全省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推廣工作開展以來,宿州市優化方法,抓實平臺建設實施、業務運轉、綜合管理等要求,以信息化推進監督下沉落地,有力有效推動群眾身邊關鍵“小事”實事“碼”上辦及時辦。
拓寬監督渠道。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線上線下全方位開展宣傳,多形式組織推廣。堅持平臺宣傳和疫情防控雙抓雙促,利用入戶摸排“敲門行動”,組織志愿者積極向群眾介紹平臺功能定位、使用方法。結合地域特色創新宣傳方式,指導縣區以“監督事項基本清單”為載體,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編排評書、快板書、二人轉等地方戲劇,著力提升群眾知曉率,讓群眾對涉及自身利益的公開事項找得到、看得懂、會監督。截至目前,全市平臺訪問量超1315萬次,收到群眾投訴667件。
找準監督重點。深化運用“小切口”工作模式,聚焦黨務村務、集體“三資”管理、財政撥付資金等,分級分類擴充完善平臺“40+N”監督事項清單,切實做到應公開盡公開。結合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5+N”專項整治,用好用活群眾手中移動互聯網“指尖”監督渠道,針對“監督一點通”平臺群眾普遍、集中反映的問題,納入專項整治“N”問題內容。目前,緊盯項目實施不及時、惠民資金公示不到位等問題,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等方式,一體推進問題系統整治、建章立制,真正讓平臺管用、好用、實用。
靶向糾治問題。突出以“訴”看風,做實“數據運用”,對平臺數據分模塊細化梳理,定期分析研判群眾投訴情況,推動開展針對性治理。壓實工作責任,關聯32件群眾身邊“1+5+N”整治未辦結問題線索,開展“室組地”聯動監督,通過督導檢查、約談提醒、發函督辦等多種方式,推動平臺受理分辦事項流轉順暢、形成閉環,群眾投訴事項高質高效辦理。截至目前,已辦結群眾投訴550件。同時,深挖細查群眾訴求辦理中不作為、不擔當等腐敗和作風問題,審慎追責問責。(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