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之前對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方面的民生政策一無所知,現在知道了,也解開了我的疑惑。”6月7日,祁門縣小路口鎮大豐村村民胡某在家門口得到了縣紀委監委和民生辦等工作人員的答復,她十分滿意。
5天前,胡某還在對能否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等方面問題到縣紀委監委上訪,縣紀委監委信訪室將此件報告給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第一時間進行分析研判,考慮涉及有關職能部門,決定由縣紀委監委會同民生辦工作人員上門就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方面的政策向胡某說明情況,把政策講清楚,說透徹。
這是黃山市紀檢監察機關下沉基層一線,持續跟進監督,推動保障民生政策落實的一個縮影。為把基本民生底線兜牢兜住,讓群眾在一件件民生實事中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黃山市紀委監委聚焦黨中央和省、市委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等決策部署強化監督,推動民政、人社、財政、衛健等相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基層一線,面對面了解群眾需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督促推進更多暖民心行動落實。
“老吳,這個月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到位了嗎?這是我的電話,今后你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難記得隨時找我。”屯溪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實地督查困難群眾救助民生實事時對困難群眾說道。
“此次共查看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檔案材料31份,隨機入戶實地走訪困難群眾21戶,加強對各鄉鎮、街道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指導,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參加督查的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通過動態管理納入城鄉低保人員92人,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995萬元,城鄉特困救助人員供養資金71萬元,臨時救助困難群眾90萬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45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75萬元。
疫情以來,黃山市紀委監委將20項民生實事實施方案、10項暖民心行動方案的落實情況作為監督重點,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涉及執法司法領域、養老社保領域、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使用管理、定點醫療機構違規違法問題等開展專項整治,共查處違紀違法問題245個247人,黨紀政務處分32人,追繳收回資金1705.55萬元,切實做到掌握民生實情,為民紓困解難。
就業是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事關千家萬戶生計。當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就業工作面臨嚴峻形勢。市紀委監委將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盯疫情期間穩就業、促創業、防失業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通過開展專題會商、印發工作提示、一線監督檢查、跟進督導督辦等方式,督促人社部門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推動增加就業渠道,針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和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需求梳理難點,確保供需精準對接,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目前,全市18個“三公里”就業服務圈已完成架構,開展了16場“高校直通車”云聘會促進高校畢業生本地就業,組織返鄉農民工等群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013人次,促進城鎮新增就業13169人。
“兜牢兜住民生底線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將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聚焦國家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和省、市保基本民生等政策落實情況強化監督檢查,逐步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