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25年全國兩會后至7月,全黨將深入開展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繼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專項學習教育通知后的又一重要部署,亦是中央八項規定自2012年實施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的接續行動。面對作風建設“新老問題交織”的復雜形勢,黨員干部需以“學”鑄魂、以“查”明責、以“改”固本,在學思踐悟中校準政治坐標,在刀刃向內中祛除作風積弊,在標本兼治中厚植制度優勢,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注入持久動能。
“一以貫之”以“學”鑄魂,從歷史縱深中把握作風建設政治邏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鮮明標識。自2012年出臺以來,其從“破題”到“深化”的歷程,既是制度建設的“里程碑”,也是作風變革的“實踐錄”。當前,面對“四風”隱形變異、形式主義反彈回潮等挑戰,唯有深學細悟,才能從政治高度認清作風問題的本質危害,從歷史維度理解“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的戰略意義。黨員干部需以此次學習教育為契機,將理論學習轉化為政治自覺,從“被動遵守”轉向“主動捍衛”,在思想對標中筑牢抵御“糖衣炮彈”的堤壩,在知行合一中鍛造“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政治定力。
“一以貫之”以“查”明責,在靶向糾治中破解作風頑疾?!吧瞥φ卟炱浔?,善理疾者絕其源?!睆难影矔r期“窯洞對”到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查”始終是破解作風難題的密鑰。此次學習教育強調“查有力度”,既需聚焦“關鍵少數”的示范作用,亦要覆蓋“絕大多數”的日常監督,通過立體化掃描、精準化畫像,讓“微腐敗”無處藏身、潛規則無所遁形。歷史經驗表明,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唯有發揚“刀刃向內”的勇氣,既查“顯性問題”更挖“思想病灶”,既治“標”更究“本”,方能構建激濁揚清的政治生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作風保障。
“一以貫之”以“改”固本,在標本兼治中涵養制度優勢。“改”的本質是對初心的回溯與制度的革新。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十余載,從2013年“反四風”專項整治到2024年深化整改行動,每一次整改都是對作風積弊的系統性清除。此次學習教育強調“改有成效”,需以問題整改撬動制度完善,以個案糾偏推動全域凈化。例如,針對“文山會?!薄罢{研走過場”等問題,既要舉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更需在“抓常抓長”中形成長效機制。唯有將“改”的精神熔鑄為治黨基因,以“一篙松勁退千尋”的憂患意識持續深化整改,方能實現從“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躍升,護航百年大黨永葆生機。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此次學習教育既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再深化,更是對新時代黨的建設規律的再探索。唯有以“學查改”貫通發力,方能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磅礴力量。(淮北市相山區紀委監委辦公室 吳可海)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