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典出先秦時期的《尚書·周書·旅獒》。書中記載,周武王滅商后,安定天下,聲威顯赫,四方進貢。有西蕃進貢名犬一只,高大威猛,還能曉解人意。召公擔心周武王玩物喪志,勸他繼續修德慎行,以盡安定國家和保護人民的責任,便寫了《旅獒》一文進行勸諫:“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周武王聽從了召公的勸告,改弦更張,守住了江山社稷。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小事小節更應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談道:“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所謂“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信仰的松動、紀律的“破窗”,常在不知不覺間,如“溫水煮青蛙”般喪失了警醒和斗志。縱覽近年來查處的“老虎”“蒼蠅”,之所以一步步滑入深淵,都是從一次別有用心的宴請、一份精心設計的禮品、一筆數額不大的禮金、一個隨手可批的條子開始,從“禮輕情意重”的自我安慰、掩耳盜鈴到心如欲壑、后土難填的一發不可收拾,最終鑄成大錯、追悔莫及。繩在細處斷,冰在薄處裂,黨員干部必須時刻保持防微杜漸的思想警醒,做到慎初慎微慎獨,否則“癬疥之疾”也會裂變成“心腹大患”。
如何守小節、保大節,歷來備受關注。《資治通鑒·唐紀五十》,陸贄素以“慎初守廉,剛直不阿”聞名,唐德宗勸他“卿清慎太過,諸道饋遺,一皆拒絕,恐事情不通”,并說“如鞭靴之類,受亦無傷”。唐德宗的意思很明顯,小節不累大德,小貪微腐一下無傷大雅。但陸贄卻不這么認為,說“監臨受賄,盈尺有刑,至于士吏之微,尚當嚴禁,矧居風化之首,反可通行!賄道一開,輾轉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這就像涓涓細流不加以阻止,就會使溪溝山壑洪水泛濫,釀成災禍。“患常生于忽微”,從量變到質變,只一步之遙;從功臣到罪人,僅一念之差;小節失守,大節難保。從古至今,概莫如此。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羅曼·羅蘭說過:“我們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們自己。”對黨員干部來說,弘揚正氣需要抓常、抓細、抓長,做到“大節不可失,小節不可縱”,這樣就能不被蠅頭小利所惑,不至正氣名節不保,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初心本色。(蚌埠市固鎮縣紀委監委 周楠楠)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