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段時間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第一種形態’占比81.2%,反映注重抓早抓小和落實寬嚴相濟政策相結合,使用批評教育、談話提醒等方式成為常態......”這是六安市紀委監委相關部室用活監督統計數據,組織分析探討時的場景。
近年來,六安市紀委監委注重從問題線索受理處置和案件查辦中把握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常態化開展干部監督情況統計分析,動態、客觀、及時研判隊伍政治生態。
堅持實事求是,打通數據“孤島”,讓數據“說話”。在精準掌握全市反映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和相關案件查辦數據的基礎上,該市綜合運用對比、結構、因素等分析方法,圖表化、直觀化顯示分析成果。
“日積月累的統計工作帶來了大量的數據,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對幫助我們發現新情況新問題、洞察新變化新動向有著重要作用。”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數據“治理”,為數據“賦能”。在具體實踐中,該市紀委監委注重總結線索處置特點、問題集中類型、案件發生規律和趨勢等,重點分析紀檢監察權力運行環節存在的問題、不同層級紀檢監察干部廉潔風險,深入思考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的深層次原因,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形成相關分析報告,推動全市紀檢監察系統政治生態凈化優化。
“開展數據統計分析是開展日常監督的基礎性工作。”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在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基礎上,突出統計分析成果運用,進一步掌握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特點規律,總結分析薄弱環節,研究制定應對措施,不斷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助力更加精準有效開展干部監督工作。”(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