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自從大棚項目落地,村集體收入突破90萬元,這些錢又投到了村莊亮化上,鄉親們日子越過越踏實。現在我們20多個村民在基地干活,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既能顧家又能掙錢!”在花莊村蔬菜種植基地,村民王巧麗麻利地分揀著剛采摘的茄子,向前來督查項目的紀檢監察干部介紹道。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埇橋區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將監督保障特色產業發展作為加強政治監督、維護群眾利益的著力點,結合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聚焦特色產業政策落實、項目建設、資金管理使用、干部作風等方面,跟進監督、精準監督,著力解決制約產業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針對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量大、項目多、收益面廣,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室組區地+職能部門”聯動監督作用,緊盯特色產業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等關鍵環節開展全流程監督,通過“清單式+閉環式”監督模式,下發監督提示單,以強有力的監督全力破除特色產業發展中的“中梗阻”問題,為護航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廉動力”。
深入一線開展“蹲點式”“調研式”監督,“面對面”傾聽群眾急難愁盼,廣泛收集群眾關于特色產業發展相關意見建議,對發現的不作為、亂作為、失職失責等問題嚴肅查處,督促職能部門積極履職盡責。與此同時,依托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對特色產業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開公示,拓寬群眾監督渠道,接受社會監督。
“特色產業發展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埇橋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實現精準監督同暖心服務緊密結合,全力護航特色產業發展。(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