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和老伴兒身體不好,都做不了飯,以前經常去鹵菜店買好多熟食,天熱的時候飯菜特別容易壞。現在聽說社區要建食堂,我們可高興了,以后下樓就能吃現成的,非常方便。”家住長豐縣陶樓鎮陶西社區的居民徐大爺高興地說。
此前,陶樓鎮陶西社區紀檢委員在日常走訪群眾時發現,轄區內有部分高齡老人因身體狀況不佳或行動不便,存在就餐困難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群體“食”有所依的問題,社區紀檢委員通過實地調研、入戶走訪,統一排查社區老年群眾體量、聽取居民對食堂建設的意見建議,并協同住建、資規等職能部門商定食堂的選址、布局、運營等,同時探索建立“社區食堂+N”服務模式,將社區食堂打造成集就餐、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多功能活動場所。
建設過程中,社區紀檢委員緊盯項目施工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使用情況等貼身全程監督,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要求限期整改,確保食堂建設高質高效推進。截至目前,食堂已完成建設,預計可容納200人同時就餐,解決社區1200余位老年群體吃飯難題。
“小食堂”撬動“大民生”。今年以來,長豐縣紀委監委聚焦“加快發展助餐服務”民生實事,圍繞老年助餐項目建設、食品安全監管、補貼政策落實等環節,通過“室組地”聯動開展專項監督,督促民政、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同向發力,不斷優化助餐服務,讓老人居家或者在家門口都能吃到營養實惠的熱乎飯。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城鄉老年助餐點120家,累計服務老年群眾10000余次。
“一粥一飯看似是生活小事,實際是關系到民生的大事,老年食堂切實解決了老年人‘就餐難’的問題,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評。”長豐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將以更加精準有效的監督壓實責任,督促職能部門做好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工作,著力在“建起來、用起來、服務好、管得住”上下功夫,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