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沒想到這么久了,還能領到這筆征地款。”望江縣華陽鎮陶寓村東聯組的阮大爺高興地在華蓮路征地款資金發放表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久前,望江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接到陶寓村村民反映,該村干部潮某某截留土地征用款問題。縣紀委監委隨即對該線索進行核查,查明潮某某在擔任陶寓村支委、東聯組包片干部期間,違規保管、使用村集體資金,并將東聯組2019年4318.7元的征地補償資金據為己有。最終,潮某某受到黨紀處分,34戶村民如數領回了這筆征地補償款。
針對村集體“三資”底數不清、產權不明、管理混亂、經濟合同亂象、責任不明晰等突出問題,縣紀委監委督促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開展村級集體“三資”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發現并推動整改問題36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1個。督促鄉鎮和農業農村部門對村級集體“三資”登記上報、資金收支管理、資源資產發包租賃及處置等情況進行全面清查,核查結果及時錄入清產核資系統。督促縣農業農村局建立村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將村集體“三資”全部納入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實行線上審核、線上收支、實時監管,128個村集體經濟組織“銀村直聯”系統使用率達99.22%,讓村集體經濟資金處于嚴密的監管中。
此外,縣紀委監委對農村集體“三資”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共處置問題線索55件,立案30件,處理處分51人,挽回經濟損失111.47萬元。
在查處案件的同時,縣紀委監委深入剖析原因,以點帶面推動問題整改,以一案之改推動一域之治。針對查處的某村干部套取公益性崗位資金問題,在全縣開展公益性崗位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49個。梳理分析多個因村組集體資金公款私存引發腐敗問題的案件,及時督促縣農業農村局在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開設“村民組集體資金核算專戶”,村民組設立虛擬子賬戶,采取“一個賬戶管理,分組設賬核算”模式,實現對全縣村組集體資金統一規范管理,推動常治長效。
今年以來,公開曝光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典型案例7起,針對查處的突出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6份,推動修訂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16項。(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