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受到處分之后我一度感到很羞愧,思想負擔很重,但在組織的關心幫助下,我感受到了尊重和溫暖……”近日,太和縣一名受到處分的年輕干部王某向前來回訪的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說道。此前,王某因午間飲酒違反工作紀律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后,情緒低落,工作積極性一度受挫。得知這一情況后,該縣紀委監委及時進行回訪教育,通過談心談話,幫助王某逐漸解開心結、放下包袱、重拾信心。
這是該縣紀委監委做實做細回訪教育,幫助“跌倒”干部再出發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持續做實做細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精準把脈、個性施教、綜合施策,切實做好受處分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以暖心回訪喚回干事初心,幫助“落雁”干部整裝再出發。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已開展回訪教育33人次。
“回訪教育工作的關鍵,就是幫助受處分人員卸掉思想包袱、激發干事激情,我們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引導其改正錯誤、履行職責、遵紀守法,振奮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讓‘寫在紙上的教訓’變為‘刻在心里的敬畏’。”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室組地”的管轄范圍,該縣分級分層對受處分人員開展回訪教育工作。回訪教育不是為訪而訪,只有契合受處理處分干部的內心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暖心”。回訪專班針對回訪對象處分原因、性格特點、崗位特點等情況,實行“一人一策”,全方位了解回訪對象受處理處分以來的綜合表現情況,針對性地進行精準糾偏。
為保障回訪結果的有效運用,該縣紀委監委為受處分黨員干部建立回訪教育檔案,將回訪結果作為受處分人員恢復黨員權利、提醒教育、監督管理等參考,實現法紀約束有硬度、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懷有溫度,釋放出“改了還是好同志”的鮮明導向,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監督執紀的綜合效果。
“懲前毖后是手段,治病救人才是目的,對受處分人員不拋棄、不放棄,讓他們放下思想包袱,找回初心使命,推動‘有錯干部’變成‘有為干部’。”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常態化開展回訪教育,統籌運用黨性教育、政策感召、紀法威懾,實現教育人、轉化人、挽救人、激勵人同步發力,持續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