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在馬鞍山市博望區紀委監委的跟進監督下,博望鎮持續推動整治鎮屬村辦企業管理亂象,鎮屬村集體經濟平臺興望公司整改資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問題22個,建立完善制度9項。據統計,2024年,該公司全年累計營收6500萬元、利潤700萬元左右,有效實現了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此前,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中,該區紀委監委查處了多起黨員干部違規使用村集體資金等違紀違法案件,共處理處分36人;針對鎮屬村集體經濟平臺公司未接受審計監督、存在廉潔風險等問題,向有關部門制發紀律檢查建議書3份,提出建議9條,督促研究制定平臺公司監督管理制度,引導平臺公司健康發展。
2024年以來,馬鞍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守人民立場,緊盯惠民政策落實、民生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堅持“查改治”貫通推進,系統整治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促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
校園飲食健康是廣大家長及社會關注的焦點。馬鞍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校園餐微腐敗納入整治重點,深挖徹查校園食品安全、膳食經費管理等方面違紀違法行為。當涂縣紀委監委嚴肅查處城區3所幼兒園以虛列開支方式違規套取伙食費等典型案件,推動全縣25所學校清退結余學生伙食費350余萬元。馬鞍山市紀委監委還監督推動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放心午餐”工程,一批幼兒園、中小學實現了“互聯網+明廚亮灶”。
前不久,馬鞍山市紀委監委相關工作組在和縣開展現場監督時,發現某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存在質量問題。經第三方工程量造價復核,核減工程量35萬余元,核減率9.9%。
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關系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馬鞍山市紀委監委加強類案分析,以點帶面促進整改,組織監管部門、審計機構對全市2019年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并查處圍標串標、轉包分包以及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問題。2024年以來,共處置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問題線索93件,立案4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5人。
此外,在農村供水領域,含山縣紀委監委深入核查群眾反映的入戶管道裸露、水表箱位置不合理等飲水安全問題,將3名公職人員“雙開”并移送司法機關;經過整治,該縣銅閘鎮5300多戶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在安置房分配領域,花山區紀委監委對在征遷安置工作中不正確履職的5名黨員干部進行追責,有效糾治安置房分配環節不正之風,切實保障安置群眾合法權益。在“小微工程”建設領域,雨山區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采石街道原人大工委主任張某某利用職務便利違規幫助他人承攬“小微工程”項目問題,持續釋放案件查辦震懾效應。
在向“蠅貪蟻腐”亮劍的同時,馬鞍山市紀委監委堅持抓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著力釋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2024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格落實閉環管理機制,圍繞群眾身邊腐敗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監管盲點,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170份,推動建立完善制度595個。對案件查辦中涉案財物返還群眾情況進行全面自查,做到應返盡返、限時退回,共退還群眾財物折合金額2000余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及省紀委監委部署要求,大力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深入開展“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專項整治,一體推進查辦案件、整改問題、惠及民生,推動健全完善維護群眾利益長效機制,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馬鞍山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馬鞍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