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21年1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在第四部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再次提到了“七個有之”。
“七個有之”的說法可以追溯到2014年10月23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相關論述其后還被收錄于《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之中。
前后相隔七年,“七個有之”被再次提及,說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同時,也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上慎終如始,繼續堅定破除這七種惡劣作風。
正風肅紀,破除任人唯親、排斥異己、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圈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由來已久的概念,本身并無褒貶之義。從伯牙子期到孔門七十二賢人,因志趣相投、師門傳承而構成的好“圈子”屢見不鮮。但是少部分黨員干部打著“老鄉圈”“親友圈”的旗號,找門路、搞投機、拉關系、結黨營私,導致“圈子文化”這一腐敗亞文化現象在各地的巡視反饋中并不鮮見。破除“圈子文化”,要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對照相關紀律和其他禁止性條例落實負面清單,為黨員干部設置“高壓線”和“警戒線”。
甄別研判,嚴懲匿名誣告、制造謠言的“輿論操控”。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現如今,輿論已通過各種方式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把“雙刃劍”。黨員干部一方面要用好輿論監督,對于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絕不掉以輕心,狠查嚴抓;另一方面要及時回應輿論,直面問題,對于利用輿論手段顛倒黑白、愚弄人民的行為絕不姑息。
反腐清毒,嚴禁收買人心、拉動選票、封官許愿、彈冠相慶的“權力勾兌”。黨中央強調,腐敗是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對此,紀檢監察機關應充分發揮作用,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堅持打擊“利益圍獵”“政治掮客”“權力尋租”等問題。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深入貫徹《決議》中提到的十個“明確”,堅持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讓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
鑄魂強基,打擊自行其是、陽奉陰違、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的“兩面派”。“兩面派”不僅干擾具體工作的落實,還影響大部分兢兢業業的黨員干部多年來在群眾心中樹立起來的口碑和威信。對此,應當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著手,加強思想教育力度的同時,強化辦案力量和內部監督,構建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格局,不斷增強監督全覆蓋的力度和實效。
十九屆六中全會是我黨在重要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決議》的份量亦不言自明。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也是一場新的開始,黨員干部應當持之以恒進行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黨繼續做到理想信念堅定、組織體系嚴密、紀律規矩嚴明,努力將“七個有之”化為烏有,肅清流毒,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胡心怡)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