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從江淮大地發端孕育的大別山精神、新四軍精神、渡江精神、王家壩精神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把從黨史中汲取的營養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動力,積極協助市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阜陽市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研討會上,班子成員紛紛交流學習體會。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阜陽市紀委監委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學黨史與悟思想融會貫通、辦實事與開新局同向發力,激活紅色資源、搭建學習平臺,通過舉辦青年干部座談會、黨史知識競賽測試、“光榮在黨50年”老干部座談會、“七一”表彰大會、專題黨課、紅色教育、演講比賽、廉政書畫展、專題讀書班等系列活動,推動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領悟初心、補齊短板、勇擔使命,更好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機關高質量發展。
用活本地紅色資源,講好阜陽黨史故事。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到臨泉縣魏野疇烈士紀念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紀念館、潁泉區行流鎮“四九”起義紀念館、阜南縣王家壩等地,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斷增強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做到在復雜形勢面前不迷航、在艱巨斗爭面前不退縮。
同時,充分發揮市黨風廉政教育中心作用,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相結合,一體推進學黨史、抓整改、正作風。今年以來,共接待160批次10000余人,成為全市反腐倡廉建設的宣傳窗口、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陣地、廉政文化建設的展示平臺。
注重豐富學習形式,打造多元化學習載體和平臺。該市紀委監委通過微信公眾號開辟黨史學習教育“微陣地”,每周交叉推送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一百堂黨史課》和《阜陽黨史大事記》,讓線上平臺成為學習教育的移動“資源庫”。
在慶祝建黨100周年“讀黨史、守初心、擔使命”主題演講比賽上,12位參賽選手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分享了對“讀黨史、守初心、擔使命”的深刻理解。一句句真誠的話語,飽含著對黨的深厚感情和堅定信念,展現出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敬業奉獻、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大家紛紛表示,要立足崗位實際,主動擔當作為,更加自覺地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特殊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以辦實事、開新局的實際行動,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理論實踐相結合,為民辦事出實效。該市紀委監委堅持把辦實事、解難題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圍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以來,督促職能部門扎實開展“辦證難”專項治,發出工作提示及督辦函7份,督導調研10次。聚焦作風頑疾出臺“八個嚴禁”,查處問題14個。強化營商環境建設情況監督檢查,下發督辦函10份,處理相關責任人員56人。嚴肅查處征地拆遷、生態環境、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問題48個,處理5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8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