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精辟闡述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的基本關系,科學闡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證。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國近代以來全部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人民近代以后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長期奮斗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豐富、發展的必然趨勢。
歷史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歷史
1921年,在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急存亡之時,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的歷史流變中,創造了悠久燦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之一。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由于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由于封建統治的腐敗無能,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火頻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面對“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歷史之問,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成了中國人民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實現民族復興就成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為挽民族于危亡、扶大廈之將傾,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起反抗,但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等舊式農民起義,還是封建統治階級試圖“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無論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戊戌變法,還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辛亥革命,都以失敗而告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經過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那一刻起,我們黨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共產黨無愧于歷史的造就。一百年來,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錨定奮斗目標,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磨難,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犧牲,進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令人值得自豪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尤其是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歷史證明,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歷史,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現在正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7月20日,暴雨如注,河南省鞏義市大峪溝鎮黨員干部迅速轉移行動不便的群眾。 滑世立/攝
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人民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性質的試金石。人心向背最終決定一個政黨的前途命運。中國共產黨是為廣大人民謀幸福的黨,從成立開始,就把為人民服務寫在黨的旗幟上。中國近代以來,為了改變人民的悲慘命運,各種主義、方案都嘗試過,但都被實踐證明行不通;300個左右的政黨、政治團體競相涌現,但絕大多數不過是曇花一現。中國人民經過無數次反復、比較、探索,之所以最終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義無反顧地團結凝聚在黨的旗幟下,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是真正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黨。正如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中指出的:“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廣大人民群眾從瞿秋白“我總想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路”的執著,到李立三“軍閥有槍,我們有真理,有人民”的宣示,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從“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的蘇區干部好作風,到長征途中紅軍女戰士留下“半條被子”的溫暖,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從夏明翰“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的訣別信,到陳樹湘“誓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斷腸明志,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從李大釗“勇往奮進以赴之、斷頭流血以從之、癉精瘁力以成之”的堅貞不屈,到方志敏“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赤膽忠心,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為什么會被人民所擁護和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就此作出了精辟闡述和高度概括:“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我們黨發展壯大起來不容易,奪取政權不容易,建設新中國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各民族謀幸福。”
中國共產黨無愧于人民的選擇。一百年來,我們黨無論弱小還是強大,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不忘初心、堅守恒心,一以貫之地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始終做到了與人民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與其他政黨根本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無論是干革命、搞建設還是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革命戰爭年代,人民群眾為什么能夠“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就是因為共產黨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共產黨放在心上,就是因為共產黨讓解放區的農民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初心的回響聲振寰宇、穿越時空。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到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從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再到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用苦干實干詮釋著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無論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的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都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執政為民的理念,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系。事實證明,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人民,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正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馬克思主義孕育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鮮明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這一重要論述,深刻總結了黨百年奮斗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擁有“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宏闊視野、“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人民立場、“日照大地、月映萬川”的真理力量、“改天換地、翻天覆地”的實踐偉力。在近代中國“山窮水盡諸路皆不通了”的最危急時刻,中國先進分子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其路漫漫、上下求索,這與19世紀的俄國有著十分驚人的相似經歷。列寧在1920年曾經說:“在將近半個世紀里,大約從上一世紀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俄國進步的思想界在空前野蠻和反動的沙皇制度的壓迫之下,曾如饑如渴地尋求正確的革命理論,專心致志地、密切地注視著歐美在這方面的每一種‘最新成就’。俄國在半個世紀里,經受了聞所未聞的痛苦和犧牲,表現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氣概,以難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學習和實驗,經受了失望,進行了驗證,參照了歐洲的經驗,真是飽經苦難才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唯一正確的革命理論。”求之愈艱,行之愈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催生孕育了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使我們黨擁有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擁有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人民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地開啟。
中國共產黨無愧于馬克思主義的孕育。思想就是力量,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理論探索史。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沒有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就沒有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沒有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黨和人民事業不斷開創新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實踐經驗的集中總結,也是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歷史經驗的深刻凝練,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綱領,是當今時代最現實、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證明,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馬克思主義,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個根本問題上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正繼續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任曉山:新湘評論雜志社社長、總編輯,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