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開展警示教育以來,我們毫不松懈地靶向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扎實推進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加大統籌協調調度力度,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當務之急。目前,涉及全市137個小區、52753套房屋的難辦證問題,治理完成率100%;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為群眾辦證9752套、辦證率100% 。”六安市自然資源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說道。
省委部署開展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以來,六安市提出以“四看四促”為主要內容,堅持“三個貫穿始終”“三個各有側重”,以“五突出五增強”為抓手,重點開展“八個一”活動,全面推動警示教育走深走實。
突出謀篇布局 上下聯動增強“推動力”
市委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把開展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精心謀劃推進。市委領導以上率下、靠前指揮;各地各單位迅速行動,紛紛制定行事歷,建立了聯絡員、周報告、月調度、工作提示、督導檢查、包保負責等制度,及時推進各項工作。累計印發工作提示4期,梳理工作進展情況4期。
突出學做結合 創新載體增強“滲透力”
突出深學細悟。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集中學習、專題研討等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作風建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論述,以及李錦斌書記有關講話精神,深挖根源,剖析反思,撰寫心得,查找問題。全市累計開展集中學習研討573次,利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編印警示教育讀本52種,通報典型案例310件。突出紅廉結合。市紀委監委機關從紅色家風、敬業奉獻等方面精選10個正面典型,從政法、人防、教育等領域查處的典型案件中篩選10個反面典型,進行正反對照、警示教育;制作警示教育片《被虛榮和貪欲擊倒的人生》;對市黨風廉政教育中心進行重新布展,籌建警示教育資料庫;由委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組建10個宣講組分赴縣區和重點領域開展警示教育宣講;市委史志室啟動編印紅色六安學習教育讀本,市委網信辦舉辦“百名老區網友頌黨恩”短視頻征集活動,團市委開展講述“我印象最深的六安紅”活動。
突出動真碰硬 專項整治增強“內動力”
市縣聯動在霍邱縣開展招投標、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投融資及擔保四個領域專項整治;市國資委針對中央巡視整改和出資人、審計機構在國企領域專項檢查發現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市衛健委開展醫療機構診療服務規范專項整治行動,查處了3家醫療機構違規行為,對3人給予不良行為記分;市人防辦開展風險防控專項整治,梳理風險點30個并制定防控清單;市醫保局開展定點醫療機構醫保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治理,已取消醫保協議4家、暫停醫保結算8家、處理醫保醫師1名;市司法局開展律師、公證行業違法違規執業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梳理頑瘴痼疾線索4條;市住建局開展安全生產防高墜專項行動,共督查項目32個,發現問題隱患49個,已完成整改項目30個。目前全市累計開展各項專項整治144個,修改完善新建制度累計193個。
突出督導檢查 靠實責任增強“執行力”
堅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細化17項具體工作,做到任務清單化、責任具體化、時間節點化。市委成立8個督導組,對8個縣區和重點單位開展督導,堅持“督與導、督與幫、督與教”有機結合,推進督促落實,收集意見建議。通過編印信息簡報、設置專題專欄,加強輿論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同時,對敷衍應付、不重視不作為慢作為的地方和單位加大通報曝光力度。
突出服務民生 紓難解困增強“向心力”
將警示教育工作成效落腳點落在為民服務上,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在就業創業、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等領域,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關心的每一件“關鍵小事”。組織開展“皖美消費 樂享六安”春季農產品產銷對接會,達成意向性采購近1600萬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4900萬元、用工1064人、土地122.68畝;提供368家企業1483個就業崗位;加大對制造業、小微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1筆、4010萬元;通過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594個年度建設庫項目已完成投資104.86億元。(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