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據《隋書》記載,趙軌(生卒年不詳),字玄軌,河南洛陽人。隋朝時期循吏,后魏廷尉卿趙肅的兒子。趙軌父親精明強干,為官清廉,不營產業。趙軌受父親影響,年少好學,行為檢點,做官之后也以清正廉明、為民謀利而著稱。
趙軌在齊州任職四年,工作勤奮,政績突出,政績考核年年第一,受到隋文帝嘉獎,被調回京師做官。趙軌即將啟程離開時,當地百姓紛紛趕來送別。一位老人捧著一杯清水,顫抖著雙手敬奉到趙軌面前,激動地說:“別駕在官任,水和火的小事都不觸犯百姓,因此不敢用一壺酒送別您。您清廉像水,我們斟上一杯水獻上餞行。”趙軌聽罷十分感動,接過水來,一飲而盡,然后與齊州百姓揮淚告別。
有一年秋天,趙軌的老朋友得知趙軌習慣深夜讀書。彼時,趙軌點燃沉香熏屋,幫助清醒頭腦。于是,那位老朋友給趙軌送來一斤沉香。當時,趙軌講了一則舊事,借題發揮,委婉地拒絕了這份珍貴禮物,“我家東鄰桑樹上的桑葚熟了,又大又紅,落在我家院子里,滿地都是。我趕緊叫家人把桑葚撿起來送還鄰居。并借機教育兒子:我絕不是借此謀求虛名,只想這不屬于自己的勞動果實,我們不能侵害別人的利益,否則,心中有愧。你們一定要以此為戒。”他的老朋友聽后,便把沉香帶回。
趙軌因學識、品德俱佳,被任命為原州(今寧夏固原縣)總管司馬,輔佐年輕氣盛的原州總管、衛王楊爽。在原州的時候,有一次趙軌與部下深夜外出執行公務,由于看不清前方道路,他部下的馬匹誤入農田之中,踐踏了百姓的莊稼。趙軌發現后,就命令部下停在原地,不再繼續趕路,等了整整一夜,待到天明,查找莊稼的主人,賠償了莊稼的損失之后才離開。原州的官吏和百姓知道這件事后,大為震撼,深為感動,也深受教育,都以趙軌為榜樣,檢點自己的行為,培育良好的操行,原州的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不久,趙軌轉任壽州(今安徽壽縣)總管長史。在壽州,趙軌注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業生產,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實事。壽州境內有個地方叫芍陂,先前有五門圍堰,灌溉土地,是春秋時期修建的水利工程,但此時,由于年久失修,五門堰破敗不堪,雜草叢生,起不到水利灌溉的作用。趙軌經過實地考察,發動當地百姓和官吏,不但將原來的五門堰重新修葺,而且又開辟了三十六門圍堰,使灌溉田地多達五千多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壽州百姓深得其利。這項工程直到宋朝,還發揮著灌溉農田的作用,正所謂受益當代,澤被后世。
趙軌為官期滿后告老還鄉,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趙軌的兩個兒子,深受他的熏陶,為人檢點,處世謙恭,受到時人的稱贊。趙軌一生“以清苦聞”——以清廉刻苦著稱,留下了清廉如水的美名,為后人所景仰。(五河縣紀委監委 梁學剛)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