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霍邱縣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突出“五個聚焦”,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助力貧困縣高質量“摘帽”,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截止目前,該縣累計脫貧73075戶167976人,8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時的12.31%下降至0.24%。
聚焦“責任落實”,再調度再動員,確保不放松干勁足。“今天被約談的鄉鎮,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雖然有亮點,但發展不平衡,存在薄弱環節和短板,要樹立底線思維,舉一反三,認賬不賴賬、認輸不服輸、爭氣不泄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2020年5月21日,縣委主要負責人對2019年度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后進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進行約談,進一步傳導壓力,壓實責任,以責任落實倒逼工作落實。結合“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再一次吹響集結號,召開全縣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調度會,動員全縣上下再聚共識、再鼓干勁、再次出發,掀起脫貧攻堅工作新高潮,為打贏收官之戰打下堅實基礎。
聚焦“夏季攻勢”,再發力再提升,確保成色足可持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夏季攻勢”,積極采取措施,著力破解疫情防控期間外出務工、農副產品銷售、扶貧工作開展、扶貧產業落地等難點焦點問題。同時,該縣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作活“水”文章,大力發展稻蝦養殖等特色種養殖業,帶動老百姓實現脫貧致富,2019年5月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生態稻蝦第一縣”。目前,該縣稻田龍蝦生態養殖發展到51萬畝,引導1.4萬戶貧困戶發展稻蝦產業,畝均增收3000元左右。
聚焦“巡視整改”,再督查再指導,確保改徹底改到位。縣委整改辦會同縣紀委監委等單位組成3個督查組,深入31個鄉鎮(開發區)和12家縣直牽頭整改單位實行暗訪式督查。督查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通過干部訪談、查閱資料、核查現場等形式,重點查看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問題及縣委專項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督查發現問題現場反饋、現場指導,被查單位立行立改,切實做到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堅決防止邊改邊犯、反彈回潮,確保整改取得實效。目前,制定的196個整改任務完成整改195個,整改率98.5%。
聚焦“項目資金”,再整治再規范,確保真精準真到位。縣紀委監委圍繞中心,聚焦民生關切,主動作為,會同縣扶貧局、縣住建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聚焦“兩項目兩資金兩專項”,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明確牽頭單位具體負責、配合單位合理推進的工作機制,對口聯系派駐紀檢監察組牽頭指導,跟蹤督促,堅持督戰一體,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實行半月一反饋、每月一通報制度,切實壓實主管監管責任部門責任,確保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根本性減少,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聚焦“一個不少”,再聚力再督戰,確保脫真貧真脫貧。借鑒中央和安徽省對深度貧困掛牌督戰的做法,對全縣3492名未脫貧人口實行掛牌督戰,在原有幫扶責任人基礎上增加鄉鎮以上干部進行再包保,進一步充實幫扶力量。逐戶了解脫貧需求,制定“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制定幫扶措施9000余條,切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等方面問題。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83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一律納入社會救助政策保障范圍,對其他尚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會同鄉鎮核實情況,落實產業扶貧等政策,確保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