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鄉鎮紀檢監察協作區成立以來,始終圍繞職責定位,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科技力量,不斷創新監督模式,推進紀檢監察協作區工作落實落細。
堅持黨建引領。健全完善協作區黨組織設置,探索黨組織設置新模式,按照“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的原則,在協作區成立黨支部,突出功能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黨員模范示范引領作用。
釋放科技動能。打造“智慧紀檢”網上巡察平臺,包含“公車監管”“一鍵舉報”等9個子平臺,為正風反腐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探索創新“互聯網+政治生態”新模式,在健全廉政檔案的基礎上開發政治生態研判系統,通過細化、量化政治生態5類18項指標,定期體檢“畫像”,綜合測算“清廉指數”,實現對全區政治生態情況的綜合評價。
創新監督模式。探索推進“紀巡聯動”,巡前互通,協作區發揮信息全面優勢,及時與區委巡察組溝通對接,確保準備精準。巡中互動,借助民生“小微權力”監督清單,精準發現問題,精準研判問題、精準報告問題,對反映具體、清晰的問題線索,迅速移交區或鄉鎮紀委辦理,做到邊巡邊改。巡后互聯,協作區把巡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日常監督的重點,督促被巡察鎮村落實整改,切實增強治理實效,讓巡察“利劍”直插基層。目前,全區277個村(社區)巡察實現全覆蓋。(亳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