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期,各村陸續收到黨員群眾的疫情募捐款項,請及時做好登記,并分階段進行匯總、公示,及時將錢款上繳至村級賬戶,切莫坐收坐支……”這條微信提醒近日出現在績溪縣長安鎮黨建群、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等工作群組,這是績溪縣長安鎮紀委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受捐款物管理使用情況為全鎮黨員干部打下的“預防針”。
疫情無情人有情。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績溪縣長安鎮各界愛心人士踴躍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確保疫情防控捐贈款物發揮應有作用,鎮紀委早介入、早提醒、早監督,強化對捐贈款物管理使用的監督檢查,嚴防貪污、私分、截留、挪用等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以強有力的紀律保障,確保愛心不“蒙塵”,讓愛心更放心。
紀律提醒全覆蓋。為確保防控物資發放及時有效、公開透明,鎮紀委第一時間下發通知,要求各村將愛心捐贈資金及時交到“三資”賬戶,明確捐贈資金使用范圍,捐贈物品及時登記造冊并報鎮備案,提醒村鎮嚴格按照規定程序使用捐贈款物。
深入監督全過程。暢通群眾監督渠道,鎮紀委將監督舉報電話公布到各村,要求對購置物品、使用資金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安排專人負責落實。建立臺賬,物品領取、發放做到誰領取誰簽字誰負責,原始資料留存備查。截至2月15日,鎮紀委對大谷、坦頭等5個村的捐贈款物使用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
公開公示全透明。鎮紀委要求各村對接受捐贈明細、資金使用去向和物品發放情況,小到一只口罩,一瓶消毒液,一包方便面,一瓶水,都要定期進行公示,將社會愛心曬在陽光下,做到管理規范,去向透明。(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