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集中解決好貧困地區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精準施治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加強對脫貧工作績效特別是貧困縣摘帽情況的監督,要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促進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過去一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深化拓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堅決查處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讓群眾在正風反腐中有了更多獲得感。
宿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代理主任 張黎:
協助市委抓好“8+2+4”專項整治和集中治理,分3批次公布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13個,累計查處問題62起、處理102人。堅持把群眾期盼作為正風反腐的著力點,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通過專項治理,群眾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和認可度進一步提升,扶貧領域信訪總量和重復訪同比分別下降19%和62%,脫貧攻堅工作質量更高、成色更足。把“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特別是農村改水改廁等問題作為整治重點,推動市委出臺《宿州市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改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堅決杜絕作風不實、工作不細、整改不力等問題。針對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推動市委出臺《關于全面整治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突出問題的實施意見》,組建“一委一局一中心”,構建起管辦分離、依法監督、市縣一體的監管體系。深入開展公車管理使用、防止“四風”反彈、工程建設、融資擔保、招標投標等8個領域專項整治,形成制度成果140余項。縱深推進打擊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關系網”集中行動,深入開展“大宣講、深摸排、快偵辦、嚴懲處”百日攻堅行動,落實“三長簽字背書”、重大疑難案件研判分析、情況通報、線索移送、溝通反饋、同步上案等工作機制,全年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充當“保護傘”和工作失職失責案件196件196人。堅持“一案三查”,強化源頭治理,深入開展“一案一整治一凈化”活動,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8件次、監察建議書14件次,推動交通運輸、建筑工程、礦產資源、金融監管等領域開展專項整治20余項,推動政法機關開展干部大走訪、集中整治基層亂點亂象、攻堅涉黑涉惡案件、規范執法司法行為等四項重點工作,實現社會管理面明顯好轉。
蚌埠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赫璞峰:
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持續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查處問題139件,處分77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涉及違紀金額199.9萬元,通報曝光典型案例7批19起。同時圍繞“四個聚焦”,深入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公布兩批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成果,查處問題118個,處理黨員干部180人,通報曝光31批41起70人,一體推進問題整改和建章立制,督促有關單位出臺《農村危房改造房屋質量標準》《蚌埠市“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工程資金管理辦法》《蚌埠市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從源頭堵塞防范風險。
堅決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嚴格落實“一案三查”,緊盯黑惡案件挖線索、緊盯要案難案出重拳、緊盯以案促改抓根治,嚴查涉黑涉惡腐敗問題,全市查處涉黑涉惡腐敗黨員干部164人,處分99人,移送司法機關20人。先后查處市委政法委原副書記、市綜治辦原主任王琦以及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原局長邵杰偉等人為“劉氏四兄弟”充當“保護傘”等案件,形成了掃黑除惡、打傘破網的強大聲勢,“打傘破網”工作被評為蚌埠市2019年度“十大法治實事”之一。
淮南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徐禮國:
持續深化扶貧領域專項治理。2019年,全市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03個,處理16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71人。在全市組織開展了利用貧困戶“180”慢性病報銷政策謀取私利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認真辦理省紀委交辦的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共處理25人,黨紀處分23人。緊盯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組織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全市共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332個,處理428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18人,移送司法機關29人。
堅決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關系網”。組建工作專班,嚴肅查辦了周家林案、劉利案、蔡天寶“套路貸”案、淮河流域非法采砂涉腐涉傘涉網系列案等一批有影響的案件,其中,汪琳案被列為安徽省掃黑除惡十大典型案件。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關系網”黨員干部168人,其中涉“傘”涉“網”93人;追責問責148人;共分22批對43起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曝光。2019年11月,淮南市打“傘”破“網”工作在全省專題會議上做經驗交流發言。
六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汪德滿: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六安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一直以來,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扶貧領域為重點,從嚴執紀執法,全力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一是增強治理合力。我們制定《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建立紀檢監察機關與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絡機制、定期會商、問題雙向移送、聯合監督檢查及處置結果反饋等機制,不斷提升治理合力。全年共查處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404起,處理592人,查處數位列全省第2位。二是強化小微權力制約。為進一步規范村級事務流程和權力運行,我們認真梳理村級重要決策、工程和采購管理、資產資源資金管理等事項,探索建立小微權力清單,確保“小微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其中金寨縣全面梳理、明確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村級“小微權力”清單事項8大類41項,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45張,運用“互聯網+”拓寬公開的路徑和載體,通過系列舉措,讓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金寨縣本級受理信訪量明顯下降。三是深入開展“三個專項整治”。我們聯合相關市直單位針對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農機購置補貼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其中,“一卡通”專項整治全市共發現139個問題,追繳財政補貼資金198.82萬元,原渠道退回補貼資金1091.04萬元,運用四種形態處理145人次,給予黨政紀處分29人次。中國紀檢監察報專門對我市“一卡通”整治工作進行了報道。(徐嬌嬌 整理)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