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張某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三十五年的老村干,工作經驗豐富,群眾認可,我同意聘請他為我鎮敬老院管理員。”“但是,他曾受過處分,聘用合適嗎?”“對那些受到處分的黨員干部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要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我同意聘用他。”“說的對,我也同意……”這是六安市霍山縣某鎮就聘用原村干部張某擔任鎮敬老院管理員一事在黨委擴大會上進行討論的一幕。
據悉,張某受處分后,情緒曾一度比較低落。在該鎮紀委耐心細致的教育關懷工作下,張某漸漸放下了思想包袱。有一次張某的家人患病,因行動不便在鎮工作人員幫助下及時送醫治療,這讓張某再一次真切得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幫助,真正打消了被“邊緣化”的顧慮。不僅深刻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問題,而且將工作干得有聲有色,他的努力付出獲得全村群眾和駐村鎮干部一致認可。
“我是黨培養起來的干部,但是由于自身工作不力受到了處分,我對不起信任我的村民,更對不起胸口的黨徽,在受處分的期間我有過迷茫與自責。”張某感激地說道,“感謝組織沒有放棄我,不僅積極解決我生活中的困難,還充分信任我,讓我擔任鎮敬老院管理員,我一定會在新的崗位為村民辦好事,不負組織的期望和托付。”
這是霍山縣堅持嚴管厚愛,做好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的一個真實事例。一直以來,霍山縣紀委監委堅決貫徹落實‘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關懷方針,對受處分黨員干部堅持嚴管厚愛,激勵和約束并重,為受處分黨員干部“對癥開藥”“壓擔指路”,鼓勵其卸下包袱、積極改錯、重燃信心、努力工作。
“霍山縣紀委監委開展教育關懷工作,對受處分黨員干部不僅是簡單的‘談談話解心結’,還采取搭建進步平臺的方式,為勇于知錯改錯的受處分黨員干部提供平臺,使他們感受到組織的信任和關懷,激勵他們擔當作為,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霍山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霍山縣紀委監委進一步完善教育關懷工作,建立教育關懷人員工作臺賬,注意結果運用,將教育關懷回訪與恢復黨員權利、干部考核提拔任用結合起來。自2017年開展受紀律處分黨員干部進行教育關懷工作以來,已開展教育關懷共663人次。(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