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1949年10月1日,在開國大典上,毛澤東等領導同志檢閱空中飛行編隊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航拍的直升機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資料圖片)
編者按: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70周年。
從今天起,中國紀檢監察報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禮贊70年”系列報道,探究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1949年春天,中國共產黨人從河北平山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與此同時,分散在各地的民主黨派代表、不同的人民團體代表以及社會知名人士響應共產黨號召、克服各種阻力,相繼趕赴北平。
初夏時節,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此時的北平,還沒有一個能夠召開幾百人會議的會場。中央決定這次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但懷仁堂是個很小的四合院,只好在四合院院子上蓋上屋頂,把懷仁堂改造成會場。
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各方代表包括候補代表共662人參加了會議。當天晚上,北平新華廣播電臺播出了毛澤東在大會上的開幕詞。毛澤東用那濃重的湖南鄉音堅定、有力地說道“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在這次會議上,上海工人代表范小鳳在發言中說:“今天我——一個年輕的女工,能夠站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講臺上來說話,這是5000年來中國歷史上沒有的事,我感到無上光榮!”少數民族代表張沖發言:“我們彝族一向受壓迫,受歧視,人們叫我們做蠻子、猓玀,不當做人看待。但是,今天我們做了人,并且做了國家的主人,來參加這個中國歷史上沒有先例的大會。”
“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這是一個民族積聚百年的心聲。
經歷“倒下去”的愴痛,才能理解“站起來”的艱辛。
殖民地,這個名詞標記著中國人民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1840年,中國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深淵。鴉片戰爭,英國只憑16艘軍艦、一萬多名士兵,就讓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到甲午戰爭結束,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為了擺脫這樣的命運,無數志士仁人在黑暗中求索,各種主義“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孫中山先生曾感嘆,“中國縱有4萬萬人,一盤散沙而已。”
出生于1911年的季羨林,在他讀中學的時候,還從來沒有想到要做什么學者,當時唯一的目標和希望就是能搶到一只“飯碗”。而那時社會上能生產“鐵飯碗”的如郵政局、鐵路局、鹽務稽核所,都掌握在不同國家的殖民者手中。之所以是“鐵飯碗”,是因為在半殖民地的中國,不管“城頭”怎么“變幻大王旗”,外國勢力是誰也不敢碰的。
面對當時的狀況,歷史學家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發出了著名的蔣廷黻之問:近百年的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能利用科學和機械嗎?能組織一個近現代的民族國家嗎?能的話,我們的民族前途是光明,不能的話,我們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俄國十月革命,讓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應運而生,給中華民族注入了全新的激情、尊嚴與血性。
中國共產黨廣泛團結民眾,提出的綱領和奮斗目標,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中國革命最可信賴的組織者和堅強的領導力量,代表著中華民族、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此,中國人民有了主心骨,一盤散沙的中國人開始重新凝結為一個整體。老百姓為了支持黨和人民軍隊,拿出了最后一把口糧、最后一尺布,送走了最后一個兒子。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徹底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讓中國人民真正站立起來,中華民族的命運得到根本扭轉。
康莊,中央紀委離休干部,1931年出生于山西呂梁一個貧苦農家。他的父親在抗戰時期是一名以行醫為掩護的地下黨員。在康莊八九歲時,父親在家里窯洞開會,他就在外面站崗放哨。13歲時,由老紅軍介紹,加入了兒童團,當上了兒童團長,14歲成為八路軍戰士,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7年春天,康莊跟隨黨中央機關從延安轉移到河北平山西柏坡,后又進入北平城,親眼見證了開國大典。那天,康莊就站在天安門城樓下西華表處。
70年過去了,88歲的康莊仍然清晰地記得,當毛澤東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全場30多萬人不由自主淚流滿面,不少女同志哭出聲來。人們大聲歡呼,嗓子喊啞了,把手里的鮮花和自己的帽子都拋向天空,全場一片歡騰,許多人的手拍腫了。
從“站起來”的那一天起,中國共產黨就帶領人民為富起來、強起來開始新的探索。新中國成立時,社會經濟形勢極為嚴峻,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較抗戰前減少21%,機械工業幾乎等于零,全國人口80%以上是文盲,所有鐵路公路在解放時幾乎都不能通車。怎樣讓4萬萬同胞擺脫貧困,怎樣把落后的中國建設好,這是進京“趕考”的中國共產黨人要解決的最大難題。
面對“共產黨在軍事上得了滿分,在經濟上恐怕要得零分”的種種懷疑,面對“中共的勝利將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的種種詰難,中國共產黨交出了令世人驚嘆的答卷。在較短時間內,黨領導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新中國成立后30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改革開放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啟動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富起來”。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怎樣才能讓老百姓擺脫貧困,吃飽飯、吃好飯,始終是中國共產黨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富起來”的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下發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個“中央一號文件”——《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拉開了帶來人民生活巨變的農村改革序幕。自此,“中央一號文件”的重點始終聚焦農業、農村和農民。截至2019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為解決“三農”問題,共下發21個“中央一號文件”。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糧食年產量從3億噸到超過6億噸,中國人實現了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從20世紀80年代的憑票供應,到如今在手機上一點,琳瑯滿目的米袋子、菜籃子就可以送到家里,不論冬夏、南北,新鮮蔬菜水果應有盡有。與此同時,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國際社會普遍贊賞我國發展成就,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優等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走在追求美好生活更寬廣的道路上。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外資流入國,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12年底至2018年底,累計脫貧8239萬人,中國書寫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書寫了古老民族的現代化傳奇……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種種不可能在中國人民手中成為了現實。
2017年10月26日,美國《華盛頓郵報》以“中國正在創造歷史”為題刊文稱,在地球的另一端,剛剛發生了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指的就是在太平洋彼岸召開的中共十九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有人做了統計,十九大報告中,“強國”一詞提了23次。除了從宏觀上作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外,還提出“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文化強國”“人才強國”等一系列具體目標。
強起來,這就是今天全國各族人民對國家前途命運最熱切的期望。“站起來”的中國,只有又“富”又“強”,才能真正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曾多次訪華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2030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世界希望變得繁榮,那么就需要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發展,需要構建共同的繁榮,當今的中國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華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歷史見證了新中國70年巨變,歷史也必將見證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本報記者 聶新鑫)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