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開展巡視工作,發現問題是生命線、推動解決問題是落腳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趙樂際在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的這一新表述,給關注黨的十九大后巡視工作“風向標”的黨內外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各級巡視巡察機構引起強烈反響。
強調發現問題是巡視工作的生命線,意味著十九屆中央巡視工作運用好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成功經驗,保持巡視工作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持之以恒發揮利劍作用。
寶劍鋒從磨礪出。回顧黨的十八大至十九大之間的五年,巡視工作貫徹中央巡視工作方針,突出問題導向,深入發現了一批領導干部違紀違規問題線索,讓利劍高懸、震懾常在。中央紀委審查的案件中,超過60%的線索來自巡視。巡視成為發現問題的“尖兵”、紀律審查的“前哨”,促進了減存量、遏增量,特別是“一屆任期內巡視全覆蓋”為“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提供有力支撐,推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形成。
“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十九大報告的這一論斷,是對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的清醒認識,也是堅決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的政治宣誓。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在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同時,十九大報告又提出了“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等新要求,這表明伴隨管黨治黨實踐發展,黨中央對黨內突出問題的發生規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在遏制、解決普遍性問題的指向上越來越精準。
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是巡視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利劍的關鍵所在。也因此,開展巡視工作,須臾不可偏離“發現問題”這條生命線,既要著力發現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領導干部腐敗、群眾身邊不正之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干部不擔當不作為、違規選人用人等突出問題,也要切實解決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管黨治黨寬松軟等問題。同時,要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發展,在把發現問題作為生命線的基礎上,以推動解決問題為落腳點,強化整改落實和成果運用,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督促被巡視黨組織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在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上夯實治本的基礎,使巡視標本兼治戰略作用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化政治巡視,讓巡視利劍作用更加彰顯,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釋放了發現問題不動搖、解決問題再加壓的強烈信號。一些地區、部門、單位,從前遭到破壞、被污染的政治生態有沒有在修復、能不能恢復,是干部群眾十分關心的問題。“新官”切忌上任光燒自己的“三把火”,對歷史遺留問題兩手一攤說都是前人留下的爛攤子,來一個不理舊賬。這是對黨的事業極度不負責任的表現。真正把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作為最根本的政治擔當,就要在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上知行合一,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作出的決策部署,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
無論是首輪巡視名單上的被巡視黨組織,還是待巡視的其他黨組織,都要緊緊咬住“責任”二字,在查擺問題上先行一步,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檢查“四個意識”牢不牢、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堅決,落實意識形態責任是否到位;著力查擺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深入查找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選人用人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四風”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等等。防止把層層傳導壓力變成層層推卸責任,就要以從“我”做起的擔當杜絕“擊鼓傳花”,不管是“老問題”還是“新問題”都做到條條要整改、件件有著落,問題不解決絕不收兵。(記者 陳治治)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