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事情已經過去四年,還能被你們查出來,說起來真后悔,早知道當時就絕不會粗心大意了……”近期,滁州市瑯琊區西澗街道某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高某某,在2021年所在村開展土地增加過程中,對3人安置資格審核把關不嚴導致重復享受安置政策,2025年4月被該區紀委監委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預警,查實后因工作失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高某某在簽收處分通知書時滿臉懊喪、后悔不迭。
針對新形勢下公權力運行點多面廣、隱蔽性強、時間跨度長、發現難度大等挑戰,該區紀委監委牢固樹立“用算力補人力”理念,加快推進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建設,牽頭整合發改、農業農村、財政、人社、住建、殘聯等部門10余萬條海量“源數據”,構建包含公共資源交易、房屋安置、惠農惠民資金管理等重點領域監督“數據池”,建立重復享受安置房、違規經商辦企業等模型,夯實智慧監督根基。
“過去核查違規享受安置房政策有關情況,需要到市征收事務所、區征收辦、所在街道村居等多個部門跑調資料,耗時耗力,現在通過平臺自動比對,很快就能鎖定可疑信息,效率大大提高。”著眼優化“處置閉環”,該區紀委監委制定《規范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預警信息辦理流程》,建立“線上預警+歸口分辦+線下核查”模式,平臺生成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分級推送相關紀檢監察室、派駐(出)機構核查疑點,一旦查實轉問題線索處置,形成“數據指路、人工深挖”高效模式。
得益于細致嚴密的“天網”,以往隱藏在海量數據下的共性問題、漏洞得以顯現,區紀委監委加強對大數據預警深度分析,深入挖掘預警信息背后隱藏的權力運行風險點、監督管理空白點,及時歸納總結個案經驗,圍繞加強退休干部違規經商辦企業、公職人員違規享受安置房等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關于紀檢監察建議3份,推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3個。
“大數據監督平臺就像‘無影燈’,讓心存僥幸者感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強大壓力,強化了黨員干部規范用權廉潔用權意識。”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大公權力大數據平臺建設,拓展監督模型,完善工作機制,讓監督駛入“數智”快車道,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強紀律保障。(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