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新增繁育苗種多少尾?預計成魚和收益多少?研發中心及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監測中心建設項目進度怎么樣?”在六郎鎮魚種場,六郎鎮紀委工作人員正在詳細了解六郎鎮魚種場升級改造項目建設進度,后期投入和管護等相關問題,了解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意見,為后期持續推進項目建設打好基礎。
六郎鎮魚種場是安徽省級水產良種場,基礎條件好,具有一定的自身優勢,但舊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已影響魚種場向好發展,近三年來,魚種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巡察指出此項問題后,六郎鎮紀委主動履行職責,對魚種場體制機制改革、生產硬件升級改造、人員結構優化等方面開展跟進監督,與相關職能部門、魚種場負責人深入探討魚種場的“升級”之路該怎么走。
這是灣沚區紀委監委通過監督推動項目建設,護航鄉村振興的一個小小縮影。
該區紀委監委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發展、惠民資金使用等重點領域,建立“清單式”監督機制,聯合審計、財政等部門成立專項督查組,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隨機抽查等方式,對項目審批、招標投標、資金撥付等環節開展全流程監督。今年以來,已對3個鄉村振興項目開展監督檢查,發現并整改問題11個,推動建立完善制度2項。
針對部分項目群眾反映的“項目進度慢”“質量不達標”等問題,區紀委監委下沉一線,聯合鄉鎮紀檢干部開展實地監督工作,“四不兩直”直達項目現場,走訪周邊群眾,收集意見建議,實地查看項目工程建設,督促相關部門及時給予支持指導。在改革其運營機制后,開始新建魚苗孵化車間,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養殖尾水凈化,建設數字漁業物聯網系統集成項目,建立后備基地等,改造后的魚種場將成為集研發、生產、展示、服務于一體的現代漁業創新發展示范基地。
為避免“一查了之”,灣沚區紀委監委建立“回頭看”機制,對整改情況跟蹤問效,同時積極開展基層廉潔文化建設,通過典型案例警示、廉政談話等方式,增強基層干部紀律意識。一些鎮村干部坦言:“監督嚴了,規矩明了,我們干事更踏實,群眾也更放心。”
下一步,灣沚區紀委監委將持續深化“監督+服務”模式,以項目建設為切入口,糾治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紀律保障。(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