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我流轉了200畝土地種植小麥,一次性種糧補貼5802元已經到卡。”日前,銅陵市樅陽縣雨壇鎮先鋒村種糧大戶王進蘇告訴前來了解情況的紀檢監察干部。
為確保種糧補貼足額精準發放到位,今年以來,樅陽縣紀委監委統籌整合監督力量,緊盯種糧補貼發放關鍵環節靠前監督,將正風肅紀與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著力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保障種糧補貼應補盡補,政策紅利應享盡享。
“貼身”監督壓實責任。樅陽縣紀委監委駐縣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督促綜合監督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緊盯補貼標準、補貼對象、補貼程序等關鍵環節,通過信息比對、實地勘測、抽查核驗等方式,精準核定糧食種植面積和補貼標準,夯實基礎數據。駐縣財政局紀檢監察組立足職能職責,督促縣財政局根據核定的糧食種植面積和補貼標準,嚴格落實補貼資金發放日報告制度,并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公開公示補貼政策及資金發放情況,接受社會各界廣泛監督,確保補貼資金精準發放。在有效監督、合力推動下,截止5月底,該縣已通過財政惠農惠民“一卡通”和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完成打卡工作,發放 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522.39萬元,受益農戶4.61萬戶。
專項監督守好農民“錢袋子”。該縣紀委監委4個紀檢監察協作區采取“室組地”聯動監督模式,監督檢查192個行政村是否依托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和村務公開欄等嚴格落實補貼資金發放公開公示要求,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采取明察暗訪結合方式,一方面緊盯補貼面積是否準確、補貼流程是否規范、補貼發放是否到位等政策落實和制度執行情況開展專項監督;另一方面強化對涉及補貼發放部門、工作人員作風建設情況的監督,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責任部門,以督促、糾偏、問效“組合拳”,嚴防截留挪用、套取騙取、滯留延壓資金發放等問題發生。截至目前,統籌作風建設等工作開展專項監督12次,推動相關責任部門建立和完善制度7個。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加強對各項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以更加精準有效的監督執紀回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該縣紀委監委負責同志表示。(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