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目前盤活的村集體閑置資產已經帶來16萬元的收入,主要用于村里的公益事業,老百姓非常歡迎。”亳州市譙城區五馬鎮楊樓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永梅高興地說。
亳州市紀委監委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強化協作,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形成合力,打好組合拳,推動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摸清集體“家底”,推動管理規范。市紀委監委針對部分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存在不清楚、不準確、不規范等問題,及時督促市農業農村局主動作為,梳理摸排,理清村集體家底。推動市農業農村局下沉一線,對照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經濟合同、集體債務、工程項目等整治重點,全面排查問題,形成臺賬,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通過資產清查,全市摸清了農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家底。
暢通舉報渠道,精準處置線索。全市紀檢監察系統暢通信訪舉報渠道、發揮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優勢,推進村集體“三資”情況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收集群眾反映問題,推動職能部門整改問題238個。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協作區落在基層、沉在一線、貼近群眾功能,及時精準處置村集體“三資”問題線索。專項整治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全面起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線索129件,查處腐敗和作風問題88件,處理162人。
推動完善制度,加強警示教育。針對普遍發生問題,深刻分析問題根源,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健全完善制度,并結合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典型案件及時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用好嚴重違紀違法案件資源,拍攝《誤入歧途的“領頭羊”》《美麗鄉村豈容“蠅貪”肆虐》等警示教育片,組織村干部觀看,讓村干部受警醒知敬畏。
“我們將緊扣鄉村振興工作重點,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以精準有力的監督推動村集體‘三資’管理更規范,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亳州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亳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