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單憑我們一組之力,是不可能啃下這塊‘硬骨頭’的……”在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中心系列腐敗案件復盤會上,參與辦案的派駐紀檢監察組干部坦言。去年上半年,市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牽頭,統籌駐市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和五河縣紀委監委人員力量,集中攻堅,一舉查辦了這起窩案,三名涉案黨員干部分別因犯貪污罪、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五年六個月、十年二個月。
改革是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強調要“突出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蚌埠市紀委監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補短板、建制度、強支撐,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推動制度優勢釋放更大治理效能。
“室組”聯動監督、聯合辦案是推動派駐監督從“有形”向“有效”轉變的創新實踐。蚌埠市紀委監委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守正創新,建立常委(委員)組織協調下“室組”聯動工作機制,由協管常委(委員)牽頭抓總,高效盤活人員力量,“室”和“組”深入溝通、密切協作,實現“單打獨斗”向“兵團作戰”轉變,推動派駐監督提質增效。
在此基礎上,該市配套出臺《“室組”聯動問題線索處置意見會商工作指引(試行)》等3項工作指引,對“室組”聯動研判會商問題線索處置意見工作流程、處置標準等方面進行規范,逐步形成臺賬管理、工作會商、定期調度等工作機制,保障“室組”聯動高效運行。
針對重點領域監督對象多、監督力量弱、專業性強等特點,該市還積極探索行業領域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路徑,制定出臺行業領域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工作方案,指導成立衛健、教育、交通、國企4個協作區,采取交叉監督檢查、協作聯合辦案等方式開展工作,以機構重塑、力量重整、模式重構,提升監督實效。
把各領域協作區管好用好,既靠制度牽引,也靠保障助力。市紀委監委注重選優配強協作區人員力量,先后為相關派駐機構增加編制3名,為協作區內42家單位配備紀委書記、副書記和專職紀檢干部92人。綜合考量監督領域、專業特長等因素,抽調擅長談話突破、財務審計、案件取證的49名紀檢監察人員組建人才庫。此外,將協作區干部納入市紀委監委全員培訓范圍,通過跟班鍛煉、導師帶徒、案例教學等多種形式,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水平。一年來,各協作區共處置問題線索112件,立案32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2人。
“以往監督力量不足、人員分散、觸角不深等問題是制約完善基層監督體系的實踐難題。對此,我們堅持系統集成理念,通過指導縣級紀委監委優化機關內設機構、深化基層派駐機構改革、深化片區協作等方式,統籌整合派駐機構、鄉鎮紀委、村級監督委員會和村級紀檢委員力量,逐步構建‘市謀劃縣統籌抓鄉促村’新格局。”蚌埠市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付凱介紹,一年來,該市以落實《關于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監督的若干意見》為契機,指導縣區推行派駐機構到紀委監委機關集中辦公,全部實現紀委監委機關對派駐機構人、財、物的直接領導、統一管理,為更好統籌人員力量、實現集群作戰打下堅實基礎。還先后指導三縣紀委監委核減派駐(出)機構9家,增設6個紀檢監察室和3個信息技術室,縣級審查調查能力和信息化辦案水平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該市以制度建設為先導,建立村(居)紀檢委員協作機制,探索成立村(居)紀檢委員協作組,指導村務監督委員會,常態化開展異地監督檢查,推動基層監督向“最后一米”延伸;印發《蚌埠市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協作區深化政治監督工作指引》,聚焦“干什么、怎么干、見長效”,突出工作要點,改進工作方式,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一年來,全市9個縣(區)在79個鄉鎮(街道)建成113個協作組,推動1020家村(居)紀檢委員擔任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全市各村(居)協作組配合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協作區開展日常監督檢查474次,督促解決問題642個,開展廉政教育263次。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蚌埠市紀委監委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緊盯一體推進“三不腐”和監督執紀執法實踐中最需要關注和破解的難題,加強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促進機構、職能、力量等資源要素合理配置,以改革實效為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賦能聚力。(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