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以前總覺得婚喪嫁娶大操大辦才有面子,看了今天的節目才明白,節儉才是新風尚,大操大辦反而增加了負擔!”近日,一場以“移風易俗、婚俗改革”為主題的文藝展演在北關街道匯源社區引發群眾熱議,現場掌聲與共鳴不斷。
將舞臺搭到群眾身邊,讓新風在歡聲笑語中浸潤心田,是宿州市埇橋區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的一個生動剪影。埇橋區紀委監委將推動移風易俗、治理婚喪嫁娶中的陳規陋習和歪風邪氣,作為糾治“四風”突出問題、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切入點,堅持監督、治理、引領協同發力,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強化制度約束,劃出“紀律紅線”。 推動相關部門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指導全區所有村(社區)將抵制高價彩禮、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內容納入其中,使其成為群眾普遍遵守的行為規范。同時,緊盯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這個“關鍵少數”,重申紀律要求,對頂風違紀、造成不良影響的,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持續釋放從嚴糾治的強烈信號。
強化監督檢查,豎起“紀律探頭”。 將移風易俗落實情況納入日常監督,通過明察暗訪、隨機抽查、受理舉報等方式,深入酒店、農家樂、村居活動場所等重點區域,緊盯關鍵節點,加強對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的監督檢查,嚴防隱形變異“四風”問題。暢通信訪舉報渠道,鼓勵群眾對黨員干部違規大操大辦、借機斂財等行為進行監督,形成有效震懾。
強化宣傳引導,融入“清廉因子”。積極協同宣傳、文旅、民政等部門,將廉潔文化、紀法教育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鼓勵和支持創作如快板、小品、戲曲等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教育性的文藝作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新風故事,曝光反面典型,潛移默化中引導干部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推動形成勤儉節約、廉潔文明的新風尚。
“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絕非一日之功。”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精準監督,堅決遏制陳規陋習、歪風邪氣,助推社風民風持續向善向上。(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