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隨著政治生態越來越清朗,人們普遍感到,現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同志之間的批評越來越常見了,“辣味”也多了起來。這應該是一種好現象。對此,一些干部從不適應到開始適應,從不習慣到逐漸習慣,但也有不少干部“被批評”后渾身不自在、不舒服,感到無所適從、不習慣,甚至還耿耿于懷、心生芥蒂。
人有各種各樣的習慣,“習慣之于靈魂猶如血管與脈絡之于血液,是它流動的道路”。習慣是經過日積月累而逐漸適應的一種態度和方式。人之習慣有好有壞,喜歡聽好話、表揚的話,乃至恭維的話,而不樂意聽刺耳的話、批評的聲音,是人之常情和人的本能,也是人的一種壞習慣。現實中,有的人一旦聽到人家批評自己就嗷嗷叫,屁股坐不住、臉上掛不住、心里憋不住,一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樣子;有的人對批評的話習慣左邊耳朵進、右邊耳朵出,只是當耳旁風;有的人對批評極為抵觸和反感,覺得是跟自己過不去,是惡心自己,搞打擊報復,一副拒絕、排斥的態度,甚至原本的紅臉變成了翻臉,惱羞成怒,翻臉不認人;等等。
習慣“被批評”,就是習慣不舒服。曾幾何時,當干部是件很舒服很風光的事,經常被抬著、哄著和捧著,到處是鮮花和掌聲,這也使得一些干部自覺不自覺地養成了飄飄然、昏昏然而且自我感覺好的毛病。而批評卻是直指他人身上的毛病、缺點和問題,是在“找茬”,客觀上會讓人尷尬難堪,甚至“出丑”,下不了臺,接受和適應這種“被批評”無疑是難受的、不容易的。人都愛面子,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口碑,對批評本能地抵觸和逆反,“被批評”時不舒服是正常的。但是,“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特別是,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服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既然我們的一切奮斗在于讓老百姓滿意和高興,那么用我們的不舒服去換老百姓的舒服、用我們的不自在去換老百姓的滿意,何樂而不為呢?有了這種寧可自己不舒服也不讓群眾不舒服的胸襟、寧可自己不自在也不讓群眾不滿意的氣度,“被批評”時也就泰然處之了。
習慣“被批評”,就是習慣被監督?!熬硬荤R于水,而鏡于人?!比耸切枰O督的,而批評則是“鏡于人”,是最好的監督,有了這種監督,則會“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聽不到奉承是一種幸運,聽不到批評卻是一種危險。現實表明,批評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敵人”,卻是你明天的朋友;吹捧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朋友”,卻是你明天的敵人。這些年,一些落馬官員在懺悔中都談道,自己的問題如果當初有人大喝一聲、猛擊一掌,甚至“咬耳朵”時能把“耳朵”都咬下來,或許會讓自己警醒起來,也可能不會越滑越遠。那些成功者也說,自己一路走來,表揚過自己的人都不記得了,而批評過自己的人卻感念在心、記憶猶新。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一個人就不能進步。批評是正常的血液循環,沒有它就不免有停滯和生病的現象。揭短不可怕,護短才危險。正確認識批評,充分看到批評帶來的好處,則會樂于、甘于和習慣于“被批評”了。
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比有一個聰明的頭腦更重要;有一種良好的習慣比有一種熟悉的技能更有用?!皩εu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要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使這個武器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果?!保ㄐ煳男悖?/p>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