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jiān)察委員會 | 未經(jīng)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qū)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lǐng)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shù)支持
《楊震拒金》提及:楊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秀才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天黑,無人知曉。”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密愧而出。震性公廉,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曰:“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楊震公正廉潔,不謀私利。他任荊州刺史時發(fā)現(xiàn)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后來他調(diào)任東萊大守,途經(jīng)王密任縣令的昌邑(今山東金鄉(xiāng)縣境)時,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倆人聊得非常高興,不知不覺已是深夜。王密準備起身告辭,突然他從懷中捧出黃金,放在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我準備了一點小禮,以報栽培之恩。”楊震說:“以前正因為我了解你的真才實學,所以才舉你為孝廉,希望你做一個廉潔奉公的好官。可你這樣做,豈不是違背我的初衷和對你的厚望。你對我最好的回報是為國效力,而不是送給我個人什么東西。”可是王密還堅持說:“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收下吧!”楊震立刻變得非常嚴肅,聲色俱厲地說:“你這是什么話,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沒有別人在,難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嗎?”王密頓時滿臉通紅,趕緊像賊一樣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楊震為官,從不謀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縣)太守期間,從不吃請受賄,也不因私事求人、請人、托人,請客送禮。他的子孫們與平民百姓一樣,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簡樸。親朋好友勸他為子孫后代置辦些產(chǎn)業(yè),楊震堅決不肯,他說:'讓后世人都稱他們?yōu)?清白吏'的子孫,這樣的遺產(chǎn),難道不豐厚嗎?'
共產(chǎn)黨人更是把拒禮納入制度規(guī)定。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作出六條規(guī)定,其中有一條就是“不送禮”。江蘇淮安周恩來故居中,陳列著1961年1月16日周恩來指示辦公室同志寫給淮安縣委的一封拒禮信:“在中央三令五申不準送禮的情況下,你們還這樣做是不好的。現(xiàn)在周總理和鄧大姐從他們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給你們作為藕粉等的償付價款,其他的一些針織品以后有便再帶給你們。”
然而,有一段時間,“你送禮,我辦事”這種怪象蔓延開來,禮尚往來的傳統(tǒng)文化卻成了相互利用的交易手段。有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抓住逢年過節(jié)、子女上學等機會向官員送禮。一些黨員干部也利用手中權(quán)力,每逢婚喪嫁娶、喬遷新居、生病住院等時機大肆收禮。這類的送禮和收禮,實質(zhì)是權(quán)錢交易。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以來,收禮送禮風大有好轉(zhuǎn),但由于多年的積習、巨大的慣性,在一些地方還沒有根本剎住。此風嚴重腐蝕黨員干部,敗壞社會風氣。究其原因,不過是貪欲作祟,心存僥幸。
通過《楊震拒金》的故事推古及今,共產(chǎn)黨人更要以史為鏡,端正自己,在以后的從政道路上以楊震為榜樣,切記萬事皆是“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以廉養(yǎng)潔,萬不可抱有僥幸心理。(蚌埠市禹會區(qū)釣魚臺街道 時凱旋)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quán)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jiān)察委員會 | 未經(jīng)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qū)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lǐng)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shù)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