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已經將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納入日常監督內容,并定期督促各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報送監督檢查情況,切實壓實監督責任,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兵P臺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縣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圍繞各階段任務目標,認真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扛起政治責任,積極開展系列特色活動,高質量高標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豐富宣傳方式,營造良好氛圍。在鳳臺政府網站開設“中共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專欄和“專題講座”“學習進行時”“學習微平臺”“黨史故事”“歷屆黨代會”等5個子欄目,及時更新宣傳內容,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在安徽日報、中安在線、“學習強國”平臺、人民網等積極發表全縣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新聞報道,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開辦“新四軍精神講堂”,組織“傳承紅色基因”報告團、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組織縣新四軍研究會成員、老黨員干部、機關干部、縣委黨校教師等開展巡回報告及宣講,認真做好宣傳教育、講好紅色故事,加強對廣大黨員干部、青少年的黨史教育、愛國教育。
發揮本地特色,傳播紅色文化。充分利用國家級、省級非遺文化項目花鼓燈、推劇,創作編排了花鼓燈舞蹈《車輪滾滾》、《黃河》、《晨光》等;根據黨在該縣早期的地下活動情況,編排推劇作品《長淮貿易客棧》,真正用群眾聽得懂、記得住、傳得開的語言和形式進行紅色文化大眾化和推廣。組織編撰《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鳳臺治水百年成就》等書籍,介紹鳳臺縣黨組織及黨員干部帶領全縣人民投身社會經濟建設中取得的成就,結合鳳臺實際編撰《黨史知識讀本》,宣傳中央、省、市、縣四級黨史有關知識。
用活用好載體,提升教育效果。利用文化休閑娛樂廣場等,主動打造“黨史故事廣場”,組織老戰士、機關黨員結合自身革命經歷現場講黨史故事,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組織鳳臺地方劇花鼓燈、推劇為群眾表演紅色歌舞、戲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進一步強化對群眾的教育引領。積極運用網絡新媒體,謀劃“紅色網紅”活動,充分利用抖音、H5、短視頻等自媒體,將傳播紅色故事、黨史知識的相關黨員群體,打造成“紅色-網紅”,積極搶占意識形態陣地,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持續深入學習黨史。
“紀檢監察機關應該立足監督職能,把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推動全縣各單位各部門積極發揮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形成做好工作的合力,最終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振興家鄉、干事創業的動力。”鳳臺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