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站   |   客戶端

一百堂黨史課 | 半條被子一條心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半條被子一條心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溢

圖為游客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參觀。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仲春時節,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迎來了旅游客流小高峰。近年來沙洲村成為熱門紅色旅游“打卡”地,許多參觀者慕名而來,就是為了親眼看一看、親耳聽一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的“半條被子”的故事。

“半條被子”見初心。“紅軍在自己缺吃少穿、生死攸關的情況下,心里還是想著老百姓的冷暖。一枝一葉總關情啊!”2020年9月16日,在湖南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首站就來到“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沙洲村,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重溫“半條被子”的故事。

在“半條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家兩層磚木結構的老宅里,至今保存著80多年前她和3位女紅軍一起睡過的木床。床上只有單薄的草席,但軍民的魚水深情卻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

1934年11月上旬,突破國民黨軍第二道封鎖線后,中央紅軍在汝城縣境內進行了長征半個月來首次較長時間的休整。紅軍紀律嚴明,戰士們睡在屋檐下、空地里,不僅沒有動村民的東西,還幫助村民打掃衛生、挑水等。

心疼這些戰士,30多歲的村民徐解秀拉了3位女紅軍住到自己家里。騰出自家那張寬1.2米的木床,墊上稻草,床邊架上一條搭腳的長板凳,徐解秀帶著1歲的兒子加上女紅軍們,就這樣擠到了一張床上。看到簡陋的床鋪上僅有一件蓑衣和一條爛棉絮,女紅軍便拿出她們唯一的一條行軍被,和徐解秀母子一起橫蓋著。

臨走時,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難熬,3位女紅軍執意把被子留給她,但徐解秀堅決不同意。推來推去僵持不下,一位女紅軍索性找來剪刀,把被子剪成兩半,留下半條給徐解秀,還留下兩句話:“紅軍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打敵人是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好生活。等革命勝利了,我們還會回來看您的,送您一床新被子。”抱著半條被子,徐解秀含著淚,送了女紅軍一程又一程。

“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徐解秀一直對3位女紅軍念念不忘,她時常拿上小板凳,坐在村口的滁水河畔,守望紅軍歸來,一等就是50多年,直到去世!

時間見證不變的堅守——從革命戰爭年代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再到改革開放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已經深深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和靈魂,成為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4年10月,紅軍長征50周年之際,經濟日報記者羅開富開始沿二萬五千里長征原路徒步采訪。在沙洲村,他遇到了在村口守望半輩子、已經80多歲的徐解秀,揭開了這段掩藏在歷史塵埃中的往事。

長篇報道《當年贈被情誼深 如今親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請本報記者尋找三位紅軍女戰士下落》刊發后,鄧穎超、蔡暢、康克清等15位參加長征的老紅軍,特意托羅開富給老人送去新棉被,說“悠悠五十載,滄海變桑田,我們也想念當年那些大爺、大娘、大哥、大嫂們”。在鄧穎超的推動下,全國都在尋找那3位女紅軍。

遺憾的是,1991年1月徐解秀老人去世,仍沒等來3位女紅軍的消息。女紅軍沒能回來,但共產黨一直就在老百姓身邊,從未離開。

黨的十八大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向著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發起總攻。2014年沙洲村村“兩委”換屆,37歲的朱向群接過父輩的接力棒,扛起傳承“半條被子精神”的使命,也扛起了帶領村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擔。朱向群是徐解秀的曾孫,1995年遵照曾祖母遺愿當兵入伍,并在部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退役返鄉后,朱向群長期在外做建筑,干得風生水起。

當時的沙洲村是有名的貧困村,村集體戶頭收入為零,貧困戶占全村人口的1/3,全村500多口人共用一臺50千伏的變壓器,住村尾的村民煮飯至少要一個半小時才能熟。當村里的老主任和村民代表找到朱向群,希望他能接任村主任時,朱向群毫不猶豫答應了。他賣掉盈利頗豐的挖掘機,把自家年收入20多萬的店鋪生意放下來,一門心思撲在改變家鄉貧困面貌上,走村入戶訪遍了全村所有貧困戶,那一段時間鞋子都磨破了好幾雙。全村20名黨員帶頭苦干實干。村干部朱中建無暇顧及自家日雜店,即使收入銳減也毫不在乎,村干部羅秋煌關掉了自己的裁縫鋪,大家整日都奔忙在村里脫貧致富的事業上。有黨的好政策,有好的帶頭人,全體村民齊心協力,白天黑夜連軸干,沙洲村跑出了脫貧攻堅“加速度”。

“半條被子精神”轉化為戰貧優勢,紅色沙洲蹚出了一條以紅色旅游引領產業發展的致富之路。2017年以來,沙洲村相繼建成“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紅軍廣場、紅軍衛生部舊址、民俗文化廣場等文旅景點和設施。2018年,沙洲村實現整村脫貧。2020年,沙洲村累計接待游客120萬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4800元提升到15000元。如今,僅靠扶貧農莊、光伏發電項目及紅色旅游,村集體賬戶每年就有40多萬元的進賬。

“當年3位女紅軍給我們送了半條被子,如今共產黨給我們帶來幸福日子。”村民朱小紅曾是沙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里黨員和干部的幫助下,朱小紅參加廚師培訓,開起沙洲村第一家土菜館。“生意最好的一天,我家接待了400多人吃飯,僅中午一餐飯的毛收入就有9800元。”說起這些,朱小紅的語氣里透著自豪,“現在家里20多床被子,蓋都蓋不完。”

從女紅軍留下的“半條被子”,到老紅軍送來的新棉被,再到如今蓋都蓋不完的被子,老百姓最直接也最深刻地認知了中國共產黨,群眾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共產黨是人民的黨,跟共產黨走,好日子在后頭。”

“當年紅軍長征經過汝城全境前后十幾天,全縣12萬多人中,為紅軍挑擔、帶路、做掩護的就有1.5萬多人。”“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中,講解員正為游客講解紅軍路過汝城時留下的動人故事。

展柜中,老紅軍送來的新棉被、紅軍籌糧時立下的借據、朱德手書“世界一家”的牌匾、紅軍為感謝老鄉救治送上的馬燈,訴說著紅軍與百姓之間的魚水情深,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自己有一條被子也會剪下半條給老百姓,這絕不是口號,不是做秀,我們就是這么做的。而且這種誓言,我們一直傳承下來了。正是這樣,老百姓才把共產黨看成是自家的黨、老百姓的黨。”回首百年奮斗路,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后繼、英勇斗爭,無數黨員干部忘我奉獻、不懈奮斗,為的就是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展望新征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標注的同樣是為民的底色。

半條被子的背后,是黨員干部對人民群眾念茲在茲的情感與牽掛,是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不變初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長征路上,中國共產黨深深植根人民群眾之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魚水情深,生死與共,永遠一條心。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信念樹長青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鵑

江西瑞金,葉坪鄉黃沙村華屋小組后山上,17棵枝繁葉茂的松樹連成一片,每棵樹上釘有一塊寫著名字的小木牌。

葉坪,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華屋,遠近聞名的紅軍村。

1932年,只有43戶人家的華屋積極支援革命,將村里僅有的17名青年送入紅軍隊伍。1934年,紅軍長征前夕,這17名紅軍戰士陸續回鄉與親人告別。

這一走,去向何方,何時歸來?面對親人的擔憂、鄉親的不舍,17個人相約來到后山,每人栽下1棵松樹,代表自己給親人留個念想。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眺望即將遠行的路,17人中最年長的華質彬代表大家向鄉親們說:“松樹四季常青,象征萬古長青。松樹的節氣,就是我們華屋人的骨氣。我們去當紅軍,絕不做逃兵,更不當叛徒。我們堅信革命必勝!對,革命必勝!”

離開家的這一天,坑洼不平的道路上擠滿了送行的鄉親們。華質彬9歲的兒子華丕恢,哭著喊著要和父親一起;15歲的華崇宜,是17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離別之際他朝著父母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華欽材“狠心”告別身懷六甲的妻子,篤定“共產黨員要帶頭,一定要走”……懷揣救國救民的遠志,17人踏上了征程。

青松依舊在,不見兒郎歸。17名華屋戰士全部犧牲在長征途中,或許犧牲在湘江,或許靜臥于雪山,或許長眠在草地。盼歸而不得的鄉親們將他們手植的青松稱為“信念樹”,每一棵都掛上木牌,寫上一名烈士的名字。

華桃生、華崇宜、華崇森、華欽恩、華欽侖……17名烈士一直被后人銘記。每到清明,華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樹”上掛紅紙、點紅燭、系紅綢,給小木牌上的名字描紅。

回首87年前,17株松苗目送熱血青年為了理想踏上征途,見證了革命烈士“鐵了心跟黨走,為窮人打天下”的必勝信念。

87年后的今天,“信念樹”迎風傲雪、巍然挺立,目睹了另一場沒有槍林彈雨、卻同樣寫滿犧牲和奉獻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見證了共產黨人反貧困實踐中“只能贏、不能輸”的執著信念。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凡人英雄們,在這里接受黨和國家隆重表彰。流淌著紅色基因、傳承了熾熱信念的葉坪鄉,因為走出自己的脫貧致富路,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葉坪鄉鄉長朱勝江代表葉坪兒女,從習近平總書記的手上接過了榮譽獎牌。

葉坪,家家有紅軍,村村有烈士,漫山遍野浸透著英雄的鮮血。然而,這個見證著光榮與夢想的“共和國搖籃第一鄉”,卻一度被貧困籠罩。幾十年來,一代代共產黨人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拼搏著、奮斗著,努力擺脫貧困,卻始終受到自然資源、交通條件、產業結構、勞動力等因素的限制。

2012年葉坪貧困發生率高達23%;7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08戶8908人;成片的土坯房長期受雨水侵蝕,進村的路泥濘不堪,村民喝的是黃泥水、吃的是干腌菜、點的是煤油燈……

如何從泥濘中蹚出致富道路,如何把貧窮徹底甩在身后?葉坪的黨員干部一隊接一隊探索追尋,一棒接一棒苦干實干,篤定一個信念——讓老區百姓生活富起來!

鄉長朱勝江,一位紅軍后代,看起來是個清瘦的文弱書生,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脫貧戰場上的“拼命三郎”。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創業上,不分晝夜、風雨無阻。

為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他常常連續半個多月吃住在單位或村部,盡管單位離家只有10分鐘的車程;為了掌握各村情況,他每次走訪村組時,都走不同的路,希望有新的發現;別人“嫌棄”的光伏項目他搶著要,別人看不上的農業項目他求著要,別人害怕的土坯房改造項目他想方設法要……

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普查驗收前夕,朱勝江暈倒在工作崗位上,被醫生確診為腦垂體瘤。做完顱內微創手術后沒幾天,瑞金遭遇“7·14”百年難遇的特大洪災。

擔心鄉親們的安危,擔心低洼處的土坯房,朱勝江強忍病痛趕去洪災現場,指揮搶險、轉移群眾、搶救財產、調配物資……全鄉倒了400間房,及時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000余人,沒有一人傷亡。

特大洪災給勝利在望的脫貧事業帶來了新挑戰,但朱勝江沒有被困難嚇倒,他說:“做脫貧攻堅工作,要有愚公精神,不畏難不放棄,才能挖掉貧困這座大山!”

一位“鋼鐵戰士”身后還有一群“鋼鐵戰士”;一個人的堅定意志背后是一群人的執著信念。

黃日生,黃沙村黨支部書記。華屋的土坯房改造項目啟動后,窮慣了的百姓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好事,他跑爛鞋子、磨破嘴皮,堅定走“群眾路線”、用群眾智慧,成功化解難題。

劉歡迎,大勝村原第一書記。大勝,因紅軍部隊三次戰斗大獲全勝而得名,卻一度成為全鄉最破敗的“空殼村”。駐村4年間,他帶領鄉親們一道,把晴時滿身灰、雨天兩腿泥的大勝村,變成了通達柏油路的美麗鄉村。

楊北慶,仰山村黨支部書記。修路、清垃圾、拆空心房,“硬骨頭”一個接一個地啃。白天在田間地頭奔波,給鄉親們做工作;晚上回到家,還要照顧因車禍癱在床上的兒子。

曾小娜,禾倉村第一書記。土生土長的她,一趟趟跑山路、蹲泥塘,一次不行跑兩次,兩次不行跑三次,做通貧困戶的思想工作,幫助村民學養魚技術。

葉坪干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發揚“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的蘇區精神,爬鄉里最高的山、走鄉里最險的路,蹚過急流,陷過泥濘,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收獲滿滿。

歷經8年奮斗,葉坪不僅在贛南革命老區率先脫貧摘帽,全鄉貧困人口2308戶8908人全面脫貧,7個“十三五”貧困村全部順利退出,而且大勝、朱坊、合龍、仰山等貧困村成為全省脫貧攻堅示范村。

華欽材未能謀面的兒子華從祁如今兒孫滿堂,搬進了兩層半的明亮新居。他說:“父親如果能看到華屋變化這么大,一定十分高興。”

“華屋119戶以前住的是危舊土坯房,如今住上了客家小洋樓。”紅軍烈士華桃生的后代華盛如今是華屋村的村委會主任,見證了華屋處處皆“華屋”的巨變。

葉坪,脫貧攻堅重大歷史性成就中的一個縮影。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千年夢想,百年奮斗,一朝夢圓。令世界矚目的人間奇跡刻寫著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初心使命,閃耀著“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信念光芒。

信念鑄就精神。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總結脫貧攻堅光輝歷程,回顧脫貧攻堅英模感人事跡,指出“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

回首百年奮斗歷程,無論是革命時期不怕犧牲、敢于斗爭的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還是建設歲月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無論是改革開放新時期與時俱進、敢闖新路的女排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還是新時代舉國同心、攻堅克難的抗疫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一系列偉大精神從堅定信念中鑄就,成為指引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燈塔。

今天,靜穆的葉坪革命舊址群內,古樹蒼虬,青草如茵。“一蘇大”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紅軍烈士紀念塔,無聲訴說著那段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厚重歷史,也見證了后繼者用奮斗和汗水詮釋的脫貧攻堅精神。

信念之樹長青不老,精神火炬永不熄滅。從向死而生的遠行,到艱苦卓絕的反貧困斗爭,共產黨人始終以熱血赴夢想、以行動踐諾言,哪怕腳下荊棘叢生、千溝萬壑,哪怕前路風雨交加、困難重重,始終篤定信念、不改其志、奮勇向前。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亚洲天堂成人网|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成人综合网| 亚洲一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怡红院成人在线| 51影院成人影院|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看的午夜免费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a级成人免费毛片完整版|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 欧美e片成人在线播放乱妇|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